【传统私塾教育答问】
已播2365 共15集 更新:2022-05-03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100

【传统私塾教育答问】

第十五集 罚与奖都要有分寸

陈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班主任:老师好。

陈老师:我们这期节目继续来研讨经典怎么学习,这是最关键的问题。在传统文化学校很多班主任、家里很多的家长遇到了这些疑惑,我们这说到第三集了。

班主任:是。老师,我们刚刚讲到了经典读诵的问题,您刚刚讲到这个读诵就是不要让他脑子想得太复杂,以专心为主。但是像有的学生他已经年龄比较大了,十一二岁了,他可能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他读的时候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这么蹦,读不出句意来。像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是要做要求的?

陈老师: 要做考试,不是做要求。要让你们这所有的学生记住了,读不能白读,他的心要跟这个经句融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说得有点空,具体就是他读的时候像说话,这叫真正融合在一起,他心不在里边说不出这意思来。你想想是不是?有嘴没心,绝对你听着他在那数白嘴呢。所以说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不行。「大 学 之 道」,不行,那刚开始行。熟悉了很久了他就不行了,你都明白字义了。「大学之道」,你看说话一样,「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你看就跟我们平时说话这种感觉一样,说明他懂里的意思。所以说这个“背”能背出味道来,什么味道?说话的味道。这就变成有点自己的意思了。但是这个是在什么基础上呢?他能把整个这个文意顺通,他讲得已经很好的时候你要往上提升他。你这么背,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着背,「明 明 德 在 亲 民」,这不行。您都背这么多遍,你还这水平?这不行啊。往上提升他的悟性。你看就跟说普通话一样,“您吃饭了吗?”就跟说这个一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你看它有这个意思在里边。「在 止 于 至 善」这就不行,这就不是说话。用说话不是让他用模仿的口气,让他慢慢体会,你把这个意思说出来这就高了,所以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着说的,那个是对那些一开始的小同学。他真的明白意思你还让他这么蹦着说,让他刚明白的东西又回去了。你们想想我说的对不对?他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蹦着说呢?这里边,文辞它是有意思在里边,有起承转合的,有口气在里边的。那口气得读出来,你已经明白它什么意思为什么蹦着读?经句和你不能融合在一起,你的心不能跟经句的口气、心态一样,你是你、它是它,这读就白搭了,好懂吧?要这样让学生背。就跟他说了一段话一样,这才可以。「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他读得挺慢,但是他还在体会那里的意思,他还在说话好像自言自语,好!所以跟背不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得这么背。【朱子读书法】你们都看过,那里边要反复地读诵,反复地涵泳,就这个,你不能总是在那蹦着。「天 命 之 谓 性」,那你不是越读越傻吗?最后成大傻小子了,不对。「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你看这个「率性」,它强调这个「率」。「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那自己在那院子里翻来覆去这么念叨,好!这就对了,这叫会背诵,这说明他已经升级了,这不是初级了,得这么弄!所以我建议你们设立一堂背诵课,考试。设立这么一个考试,三天一考。“来,过来背一段”。大家都在那听着,把那背得好的,就这种背法的给他叫出来,同学们一看,都同龄,他也学着也好学。“他怎么这么背呢?我们都是蹦着,他是这样”。他跟说话一样,因为他懂里边的意思了。他虽然没有讲解,但是他把里边的口气、他把里边的心态给读出来了,这水平就高了。这就不是一般的背诵了,这就好像是他在说话。不是圣人说话,是他说话,这个人的心就跟圣人心靠近了。所以反复涵泳,朱夫子讲的读书法就是这个。古圣先贤什么口气你就什么口气,他在那“唉”,你也“唉”,这就对,这就会读书,会背诵,不能总是处在初级状态。我们现在四十多岁了,我们说话和十几岁、和七八岁能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人在长进,背诵也是。你在家你都背了快一千遍了你还是这口气,没进步。文意顺下来之后背诵的口气就会改变,它自然的。考试的时候一听你这不行,你这还在这儿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呢,你的心跟经句没融合在一起,不行,考试不及格,别吃饭了。一定要引导大家,刚才我们讲「不愤不启」,往哪启发?把他的心跟经典、圣人的心往一块靠,用什么?用读诵的方法。读诵不就是圣人说话吗?经典不能说话,它是文字,让这孩子说,越说越像,圣人以他之口来讲这些经典。口气对、心态对,理解的那个程度深,他读的味道跟那浅的自然不一样。从小要往这上边去引领孩子们才可以,这叫会读诵、会背诵。

班主任:那老师,有的学生他说话气息特别短促,像气短一样,好像每个字他读音都不饱满。那么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让同学在读经的时候,刻意把那个字的音调拖长一些,然后让他把那个字给它发音发饱满了,这样的话就是想来帮助他改变那个气息短促的这个问题,这个方法可行吗?

陈老师: 这个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气息短,我们看到这孩子有这个缺陷,还有比这更严重的。有的看字看不清楚,有的那个大舌头,或者舌头短,那都属于缺陷了。那你拿什么往外拽这舌头?背之前来来来,老师先把舌头给他往外拉拉。头痛医头,不可以,这跟气短是一个意思,你不能在那儿练他的气,不对。把这些东西不要想,记住了,不要想。「教之道 贵以专」,让他把心全部都用在经典上边,这几门功课上边。你发现一年半载之后他气够了、气长了,这就对了。一定在根本上用功夫。“根本上”是什么?不打岔,不弄这些细枝末节的。在戒定上下功夫,不在练气上下功夫。

班主任:那老师,这个练气的性质和口齿不清楚的同学练绕口令,那个不是一样的性质吗?

陈老师:对。这些东西都属于辅助的,不要把它当成是专门的功课。你看我们看到有的广东同学他说话,说的那个真的是你怎么听怎么费劲,怎么办呢?确实得练练绕口令,那是辅助的。最重要让他把心发出来,慈悲心。将来你要上台讲课,讲不好怎么办?他着急他哭了。他发大愿心在这读诵,一遍一遍地,很快就能好转。心发不出来,巧舌如簧不管用;心发出来,舌头短能长了,舌头长能短了,都恢复正常。气不够?气够。要从根本上修,不要从技巧上练,那是辅助的,让他先发心。告诉给他这是你的业报,这是你的罪报,从这上边来才可以。辅助技巧也可以参加,但是不要成为主修,不要让它成为脑子里的障碍。让他心清净、专一,这一专一他反而倒恢复了,你弄这些小细枝末节最后他心不专一了。这是个总原则,不要破坏他的清净心、专一心。

班主任:老师,关于学生怎么读书、怎么讲解、默写这些问题我们就问完了。下面的问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管理学生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有的老师对学生特别地严格,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是很严格的。但是有的时候,就是学生比如说来给老师讲解文意的时候。

陈老师:就是说在学习的时候?

班主任:对,在学习的时候。

陈老师:考试的时候是不是?

班主任:对,考试的时候

陈老师:也很严厉?

班主任:也很严厉。

陈老师:到什么程度?

班主任:可能有的时候孩子说错了、讲解错了,甚至他以前可能会,这次来没讲解好,老师就会很生气,可能就会大声地训斥他几句。后来就发现这些孩子就有点哆哆嗦嗦的,好像越紧张越说不出来,越说不出来越紧张,就这种状态。

陈老师:这种情况的出现跟老师的脾气有关系,所以做老师的一定要先把自己调顺了。他就像一个河道一样,才能把这些河流引入到大海。这个河道很重要,就像一个杯子,你是圆的,水倒进来是圆的;你是方的,它就是方的,他会影响到同学。我这么听你说,你说学生来考试出了错误,拍桌子瞪眼、大声呵斥,弄得学生很紧张。他为什么会出错?根性不够,你用这种方法你就把他毁了。为什么?他对学习抵触、恐惧、甚至于逃避,那就坏了。一定要记住是循循善诱。懒惰的可以用这种方法。偷懒、偷奸耍滑,不知道羞耻吗?他那舌头短,他不是羞耻的事。你别说骂他,你给他十个嘴巴那舌头也长不了,他就这样发音。有些孩子的资质不行,有些是年龄,什么原因都有。这个时候不是发脾气的事情,这个时候你发脾气这就叫做老师自己的烦恼习气出来了,这就不行。所以说做老师不容易,他就像一池清水一样如如不动,把外面照得清清楚楚,需要什么他就现什么相。我没说吗?偷奸耍滑的、懒惰的,把他拎出来,当着全班同学好好教训他。别吃饭了,罚跪、挨揍,受到责骂应该,启发他羞耻心。羞耻心已经很具备了,资质不行就不能用这个方法,要启发他的悟性。他做得好的还要鼓励他,信心不足的更要鼓励他,还要奖励他。所以说因材施教,不能够用一种方法,凡是来了的统统打一顿,统统骂一顿。你说我怎么知道错了呢?你发现同学到这来考试的时候,见到你哆哆嗦嗦的,坏了,教出问题来了,不应该出现这种局面。考试的时候他要有适度的紧张,他为什么呢?他担心自己考不好,这是正确的。他本来没这个担心,你一骂他,骂得他挺恐惧,是被骂出来的,这不对。这个「教之道 贵以专」,他那专心全在你身上,这老师可千万别骂我,他那心思都在这了,这就错了。让他把心思全部用在经典、作业上,这就对了,而不要分散他注意力。所以中国古人讲“药来病挡之”,说这个药有很大的力量,甚至还有毒性。这中药你给他吃下去有没有事?没事。为什么?他有个病在这挡着。药来病挡之,这一碰,药的作用被病吸收了,这个病也好了,你看这块大疮也就下去了,药来病挡之。这孩子没病,你给他来这么一副猛药他受不了,他没病,你用这种责骂、批评、呵斥的方法,他受不了。他没病,他没有什么可挡的,所以他下回出现副作用,他看到你害怕,他不害怕考试,他害怕你,坏了,这个不能不知道。所以说责骂、责打要对症使用,不能够由着自己性子,来张嘴,咵嚓,这副药你就进去吧,这个都是着急,自己的脾气使然。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学校有些班主任、主管的老师,大的错误、小的错误、甚至不值一提的,他有的时候他自己并不觉得大发雷霆,跟那孩子偷东西犯了大错的那个态度是一样的,这个不行。这错在哪里呢?这就叫没轻没重了。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你就要教给他分寸感。他从哪里学?从老师的脸色、言语、行为、责骂责打上判断出来。我犯这样的错误是骂我,犯了大错责骂甚至责打,再大的错误那可了不得了,劳动改造了。所以孩子的分寸感也是这么培养起来的,他将来就不会一点小事也大发雷霆,他不会。所以这个不能不小心,不能什么时候都用这种态度。这就好像天上打雷打闪一样,你不能天天这样,这天天挺吓人的,这就不对了、反常了。这个要非常的小心。老师、家长要有分寸感,根据他不同的错误、症状来使用不同的天气。你不能总是这个霹雳手段,那挺吓人的,那不行,那没有分寸感了。所以孩子那个心也就乱了,他没有尺度,待人接物他不知道深浅、不知道轻重,就这么教出来的。你说能不谨慎吗?我们要知道不但是处罚要有分寸,奖励也要有分寸。小的成绩小的奖励,大的成绩大的奖励。尤其要记得奖励比处罚要少,甚至于没有。为什么?你一夸他、你一奖励他,他傲慢起来了。所以这个分寸不能不知道。极其地不自信的,甚至有点自卑的那些同学有些时候需要鼓励,大部分的同学不要给他太多的表扬、赞叹,坏了、坏了,这就叫分寸。严加管教、处罚、呵责、责骂,这个人结实、坚强,能教出好人来。严师出高徒,这是真的,真理。「教不严 师之惰」、「子不教 父之过」,全是强调一个严,严管。很少有说你得夸他、你得赞叹他,一定记住经典里没说,这就说明什么呢?这个东西最好不用;用,要知道分寸,这是我们从事教育不能不知道的。现在家长都不懂,张嘴就夸,周围大人也不懂,随便夸,这孩子你费了多大的劲,这一夸完蛋了。可不慎乎?要小心。

班主任:另外,老师,就是一个学校老师与老师之间的这种互相配合其实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缺老师,你像我们一位老师,老师一会做爹、一会做妈、一会又得做老师。在一个教室里面,这边小孩子早上吃多了,这老师给她揉肚子呢;这边这个很不听话,在那罚跪呢,边跪然后边玩,还得一会一说她;前边这个读书不好好读;那个早上磨蹭正在那罚跪;教室前面还有一堆学生。就属于一会儿好像当妈揉一揉、给他哄两句“你别哭了”,趴腿上正哭呢。

陈老师: 同时那边还得讲着课。

班主任:对啊。其实在这过程中很难,你就好像一会笑,前一秒笑,马上就得严厉,再又这样再那样,其实真的很难。

陈老师: 在这个难的过程中修炼和提升自己,不要嫌麻烦。佛菩萨给你们安排的使命,在拨乱反正。在这么一个混乱至极的这么一个大时代当中,要像刹车一样停住,再回头认祖归宗。这个第一代可了不得,那个苦是没办法跟别人讲得清楚的,太不容易了。所以说我们要向这些老师、班主任致敬!家长、学生要感她们生生世世、一辈子感她们的恩,太不容易了。所以说我们今天讨论这都是细枝末节,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这些细节不注意也会出大问题,不能不注意。

班主任:老师,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有相应的处罚,就是帮助他长记性,一般会让他罚跪。

陈老师: 罚跪这是古法,现代人不理解。你看看古书,跪过来的。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当中最好的课程,你不用这方法不行。师父常讲,李炳老跪砖头跪出来的,师父羡慕。

班主任:但是我们看到有的传统文化学校会让学生蹲马步,蹲二十分钟,然后看看满头大汗,就是特别痛苦在那。好像这种方法也是帮助他长记性,让他下次记住了。

陈老师: 这种方法你们是问可行不可行是不是?

班主任:对,是的。

陈老师:也不能说它不可行。蹲马步,过去那武术班子、戏班子都这样来处罚学生。目的是什么呢?奖勤罚懒。你不是懒吗?师父说了,你这徒弟今天要站马步站半个小时,结果他偷懒,行了,别吃饭,前面蹲马步去吧。他在那要把这个补上,而且吃不上饭,又有处罚又有羞耻还得把这堂课补上,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看那孩子他就是懒惰,不愿意跑步或者是不愿意干活,蹲蹲马步也挺好,增长体力,长他羞耻心,大家吃饭他看着,这个也很好。如果说他不是因为这个,你比如说他偷东西,或者是辩解、顶撞老师、给人脸色看,蹲马步这就不合适,它这副药就不对症。为什么呢?记住,罚跪,这人跪下,这是能启发他的羞耻心。跪下来,你看过去那个审犯人,那个过大堂,那个受审的得在那先跪着。有罪没罪跪着,为什么呢?你有这嫌疑你就得跪这儿。县官法官在上边,表示礼敬你就得跪这儿,上边是王法,县官是代表王法。所以说你有敬、有畏,畏是畏惧,你得跪这儿,它有这个意思在。所以人无论大人孩子,他这一跪,他羞耻心、敬畏心、畏惧心都起来了,是这个意思。尤其是羞耻心,跪在前面,所以你看秦桧他害岳飞,他有跪像,那就是什么呢?羞耻。罪人才跪这。他跪他有这种低头认罪它有这个意思在,有敬畏的意思在里边。蹲马步出不来这效果,蹲马步他那光琢磨这两条腿简直受不了了,满头大汗、直哭在那,羞耻心被掩盖了。所以说一定要对症,这才可以。

班主任:老师,那这种罚跪,就是罚跪时间长了,最开始可能罚半个小时还好,后来跪半个小时慢慢他像没跪一样,然后这个羞耻心因为罚的次数也多了,好像羞耻心也不像刚开始那么强烈了。这个是靠老师生活中去教育他、去教他这个羞耻心,在大众面前就是批评他吗?

陈老师:我觉得尤其像小孩子,八岁以下像小班那些孩子,羞耻心要比大班八岁以上的孩子要容易启发。换句话说,不必常常去跪。你可能会说,真有那孩子你不知道可赖可赖的了。你这个时候发现用罚跪的方法不管用,你换一种手段。所以佛菩萨救人、中医救人,他的药很多,法门很多,法术无边、法力无边,所以你要换一种方法。换几种方法,看他适用哪一种。所以老师教学生真的是「蒙以养正 圣功也」,太了不起了!把一个孩子教好了,那真是一个班就别提了,一个学校那就更不用说了。他要想尽方法,使尽浑身的解数要帮他提升。不能只用一种,说罚跪不行我用别的,总归我要把他这个羞耻心启发出来。耻是基础,有了耻心他就可以往上提升,他就可以从恶人往上提升,接近于正常人。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培养他的这个羞耻心。总归一句话,让他恢复自性本有的人德,现在他就是被业障习气障着。你说这个时候用马步行不行?好像不大管用吧。那个东西它不能启发羞耻心,光劳累了,光难受了,跟你所要的不相符。你要的在这,你在往那使劲不行。可以想想其他的方法,要多试。神农尝百草,你们这一代就是开天辟地。这些孩子都怎么教?这么难!尝百草,哪一剂药管用用哪一剂药。将来积攒起来,你们七老八十、一百岁讲课,多少年的经验全是按古法经历过来的,实战经验在第一线教出来的,所以你们的经验非常宝贵。

班主任:基本上就是这些问题,老师。

陈老师:好,我们今天时间也到了,我们非常欢迎海内外的同修、大德,各位传统文化的老师、还有班主任、还有家长,我们常常来探讨传统私塾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园地。学术交流,不交流就会容易错误。我们感恩师父老人家这么多年慈悲教导。没有古圣先贤,还有在眼前的师父老人家,我们一无所知。好,也谢谢大家。

班主任: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