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塾教学法】
播放中:第1集 如何做助教
已播1802 共12集 更新:2022-05-03
下載 詳情 點讚100

【十年研习班课程 家塾教学法】

 如何做助教    第一集

 

学员:请大家端身正意,恭请老师升座授课。

陈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学员:老师好。

陈老师:我们今天很正式的一堂课,因为我们听说最近一个时期,在电视机前、网络前,跟着我们一同来学习的世界各地准备要做研究员的大概有几百人之多,好像是各个年龄阶层的都有,他们把自己的录音、录像还有写的这个文字稿发给我们,因为这个编辑部现在人手有限,真的是爱莫能助,看到很欢喜,但是整理不过来,大家都盼望尽快地推进这个研究员班的这个课程。因为刚刚过年,这个杂事,还有很多的节目都要录,所以我们今天这个课程正式开始。我们现在知道在世界各地办这个汉学院、汉学中心的非常多,还有私塾很多,那么大家都面临一个问题,怎么个学法?从哪里开始?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求学是有顺序的,教学跟求学要相吻合,这个顺序要是错了那就麻烦了,所以你看「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顺序都得符合道,你这个同样都是好东西,顺序错了也出问题,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同来分享。那么今天这堂课我给起了个标题,这个课程有标题好,最好不要都是编号,第一堂课,第二堂课,师父总讲,现在这个教学要现代化,要本土化,现代化就是现在人跟古人不一样了,他有他的特点,他有他受教的这种习惯,你不按他这个习惯来,他受益的程度就很低,受益很少,所以要观察现代人,第二是什么呢?就是要本土化,你比如说我们,我们主要是给华人来讲,华人的特点跟西方人就不一样。另外我们讲的是儒释道传统文化,这可以说是完全本乡本土的,所以它要按照儒释道的这种教法来。今天的很多大学教授看不懂古书,为什么?他没有本土化,他完全是按照西方的这种学法,这书拿起来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为什么?它没有本土化。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出,西方的学问没有超越时空,空间它没超越,它要超越按照西方的那个做学问的方法,中国的古书一定他看得懂,你按西方的学法、教法你看中国的古书,到处都是问题,说明它不是真理,但是你按照中国的古圣先贤的这些东西,做学问的方法,你看西方的一看就看得明白,它穿越时空,不受空间的限制,所以它叫真理。所以「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那个道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那么我们汉学院也好,汉学中心也好,我们同学们大家在一起学习,头一桩事情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是在做学问,这个话今天说出来好陌生,真的是太陌生了。我们总是希望在师父老人家的教导下、指引下,我们大家能够恢复古法,大家要知道什么叫做学问,不是现在大学这种,不是现在这些研究所,包括欧洲的这些汉学院的教法,不是!师父老人家去那些地方去参访,跟他们的负责人、跟他们的研究员交流,发现他们是在做什么呢,是在做学术上的,就是类似于像考古,类似于这种古文献的这种研究,把它当成古文化了,那这什么意思?这个东西跟现在社会没关系,这就不叫做学问,这叫做知识。换句话说,那东西学了没用,我们今天学这些东西要不管用,咱们在这叫浪费时间。我总说你看那大学教授,学富五车,著作等身,他儿子跳楼,这有什么用,他自己烦恼还很多,看古书也看不懂,这是实话。所以说我们大家要知道什么叫做学问,一定按照古法,按照古法教出来的人,他就能够成圣成贤,这就是在今天成立汉学院的目的,要让所学的人有成就,真能够成圣成贤。人不能成就你成立汉学院有什么用?所以说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千万不能走错路,这是我们开宗明义跟各位同学要先讲出来的。那么我们刚才讲教学的顺序很重要,我们提出来两点,一个是什么呢?一个是做学问,从哪里开始?从【说文解字】,从【文字学】,【文字蒙求】,从这些东西开始,从文字入手,然后再到经典,再到义理,就像汉朝的经学博士一样,在今天的中国能出来一批经学博士,那就是汉学院研究员,那这就了不得了。他们能够经世致用,什么意思?你说这个经学博士,就是汉学研究员,他能够解决社会问题,要自杀的来问问他,不自杀了;县市长找他来,这个城市出了问题了,他能帮他解决,得管用,不管用你教出来的人不是书呆子吗?任何人,你比如家庭妇女来了,老阿婆来了,问你问题你也能解决。真正的最好的顾问,经世致用目的就在这里。师父老人家告诉我们,头一个学期是十年,那我们现在是刚开始,十年之后还有个十年,你们在座各位很多同学都刚十几岁,这太好的机会了,十年之后你们刚二十多岁,再来个十年刚不到四十岁,三十多岁,你说还了得,现在前提是什么呢?前提就是一开始学的时候,方向、顺序千万不能错了,要有学问,同时大家记住,就像左右手一样是同时,不能说先,不能说后,没有,这是同时进行。另一个是什么呢?另一个就是生活教育,就是让你做到,做到什么呢?【弟子规】,这只手把【弟子规】做到,这只手学学问,做学问,【说文解字】,这个我们要开这个课,两边同时都要进行,也就是说你做学问有做学问的课程,把书本放下,你该生活了,该买菜做饭洒扫应对了,这只手用上了。现在很多学校教的有问题,传统文化的私塾有问题,为什么呢?学问咱们不说,就说这个它就没有,下了课那就完全是一个烦恼习气很重的一个孩子,没人管,没有规矩。所以就这个问题我曾经专门向师父老人家求教,【弟子规】一百一十三件事,一千零八十个字,高度的浓缩,这在生活中到底怎么落实?师父非常慈悲,给我们讲【养正遗规】,它说得详细,用那个来教,它就等于像细讲【弟子规】一样,所以我们的课程头一个【养正遗规】,这【养正遗规】一共是两个版本,一个是原文,一个是带注解的,【养正遗规译注】,这个我们都在网站那个参考书目单,研究员的书目单里都给大家列出来了,大家没有的可以联系。拿在手里之后,这个东西就是你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规矩,按照这个做,这个我们将来会细讲,这是【养正遗规】。大家知道这个就叫行门,还有一个是解门,【说文解字】,做学问的,解门和行门,这是佛家的用语,我们儒释道都要学,要通。要知道解门和行门要并行,只解不行这个不可以,学了半天跟你没关系,只行没有解,【弟子规】里都有说法,你们还记不记得【弟子规】怎么讲?只做不学怎么样?「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任己见,都是自己的邪知邪见,我认为这是对的;昧理真,你把真正的那个真理、那个道你给它蒙昧住了,这就是什么呢?我自己蛮干,他没有学问,没有这个圣贤书做指导,他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所以你看媒体去采访那些私塾,五花八门,没有一个学这个的,以这个为指导原则他才不会昧理真,任己见是错的,自己的想法不足以作为指导,否则的话大家何必找老师呢,你就自己来不就行了嘛,所以一定要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学这个【养正遗规】,就是你在行的时候也要指导原则,要有。所以说只有行没有解不行,只有解没有行,这只手没有,你在生活中不落实,【弟子规】也专门讲了,哪句话?「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我把这些书都能背下来,但是我在生活中完全不做,跟我没关系,跟我生活毫无瓜葛,那就怎么样呢?长浮华,你成何人,你连人样都没有,原因是什么呢?不力行,他没有把这个东西【弟子规】、【养正遗规】做到,他没做到,不去力行这个,只是在这读,但学文,就这么天天背,拿毛笔字默写,你写出花来都不管用,这样的结果长浮华,你看我会背你不会吧,你看长浮华;成何人,你最后真的是不要说成才成器,你连人样都没有。所以说【弟子规】这两段就是把解门、行门讲得很清楚了,所以说同学们刚一开始学一定要记得,汉学院、汉学中心大家做研究员,一定要在生活中落实,不是说我打开电视在这听,这个东西不管用,要在生活中落实那叫行门,只落实不听课「昧理真」大家就懂了。自古以来,佛法到现在三千多年,【弟子规】没有那个时间长,你就看一头一尾这几千年,一个解,一个行,没有不重视的,一定是并行,所以我们大家先把这个弄清楚了。那么我们刚才讲的是行门的依据是【弟子规】,它的细讲叫【养正遗规】,那么解门呢,我们刚才讲了,是叫【说文解字】,从这入手,怎么来学?怎么学?做学问可了不得,在解门里边用中国的话叫做学问,做学问我们推荐两本书,第一个叫【家塾教学法】,这是清代唐彪的著作,在民间流传非常的广,【家塾教学法】告诉我们大家,家家户户过去都是私塾,国家没有那么多学校,怎么能把孩子都教好了?按照这上边的原理原则,它教给你,还有一个是【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程畏斋老先生的,这两部书都堪作是经典,这是元代的,都堪作经典。在我们的书目单里都给大家列出来了,所以我们一个是行门,一个是解门,这就是我们的理论依据,从千年万世以来,我们说到具体,元也好,清也好,历朝历代出现的圣贤君子,都是依靠这些理论和方法把人教好的,把人培养出来了,所以我们今天也按照这个方法,这个就叫什么呢?依法不依人,不能说我发明我创造的,人家会问你跟谁学的?你的师承何在?没话说了,那不行,所以说任何人问起来,我们可以跟大家讲我们的依据是什么,你仔细翻看这里边的书,【养正遗规】也好,这两部也好,它都能往上找到它的师承,这就叫什么呢?这就叫法脉,也叫做学统,学习的学,道统的统,统是统系的意思,它不乱,就像我们身体的哪个是动脉,哪个是毛细血管,它不乱,它虽然很多很细,但是它不乱,我们大家一定要知道学有所承,继承,它不是我自己冒出来的,我今儿一想法,明儿一想法,那个不足以为人师,不敢为人师,你把人教错了那可麻烦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知道,做研究员、建汉学院一定要先有道统、有学统、有继承、有传承,不是凭空来的,一定要记住这些典籍,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这个万古一系的这个道统、学统它不乱,大家一定要记得,这个就是我们开门见山,我们现在要开课了。大家怎么学,学的是什么,依据是怎么样的,我们往哪个方向走,清清楚楚,这些经验都写在书里,没有废话,经过多少代人把它删删减减,都是高人,传承到我们手里,我们有使命、有责任怎么样,自己证得,你不要说我往下传,你不证你怎么传?你都不知道它好在哪里,所以我们大家有责任、有使命要亲证,你要成圣成贤这才有意义,你学它才有意义。我们讲到这里大家就听明白了,欧洲的汉学院不行,为什么呢?他所讲的、所学的专门一个学问,他没有行门,他认为这个东西过时了,他来研究它,研究完了之后他还是他,书还是书,自己还是自己,没关系,同学们怎么样,汉学院同学怎么样?你和这些经典要融为一体,你就是书,你就是活着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活着的【养正遗规】,活着的【弟子规】,就成功了。经典和你是融在一起的,你把它做出来,将来我们在讲课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不在面前,手里什么都没有,就给大家讲,讲得完全都符合典籍上的,因为你做到了,不是说我想想,第六十五页讲的是什么,那不行,你做到了,大家一定要知道我们是这么个学法,解行相应,只有一科都不行,要想成就唯有此路,所以佛法叫信解行证,相信,你们大家都是相信的才会到这个地方来,你不相信你不会听,要深信,然后要理解,同时要做到,信解行,然后你自己就证明给大家看,我成了君子,成了贤人,最后成了圣人。大家听到这里会问一个问题,什么叫圣人?我们读书志在圣贤,到这来学目的是为了成圣成贤,什么叫圣人?连圣人是什么都不知道你学什么?你没方向嘛,圣人的解释很多,将来我们有一堂课专讲圣人,什么是圣人、什么是贤人,专门讲这个,让大家认识,你只有认识了,你才知道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今天我们大家都是初学,刚入门,或者还没入门,刚了解,我给大家简单两句话介绍一下什么叫圣人,圣人特点太多了,针对于你们,圣人的特点是什么?第一个他的自私自利没了,你说我自私自利还很重,那你离圣人越来越远,俩方向,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要想成圣成贤先掉头,先一个方向,圣人是哪个方向,他没有自私自利,没有,不是少,是没有,所以我们就明白了,【弟子规】通篇讲的,每一个字讲的都是让你把自私自利降低、减少、没有,是这么个意思,这就是方向。第二个,圣人的贪嗔痴慢没有了,贪心、嗔心,贪就是贪婪,贪得无厌,嗔呢,爱发脾气,得不到了就怨恨、嫉妒,圣人没有这个,贪嗔痴,痴是愚痴,糊涂,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圣人对这个东西是教不厌,学不倦,永远乐在其中,这就是圣人的样子,好东西先给别人,受苦的是自己,这是圣人,贪嗔痴慢他没有傲慢,非常谦卑,谦卑到极点,时时处处都没有傲慢,一点没有,不是嘴上说,他做到,他把自己的身心都奉献给大众,没有自己了,他哪来的傲慢,傲慢一定是我高,他有个我,还有个高,高没有,我也没有,没有傲慢,再加个疑,怀疑,怀疑心不重,他仁义礼智信的信他做得圆满,这叫圣人,当然圣人还有很多种解释,我们没有时间细说了,这就是大家修学的方向。那你说做到这几样了,这就行了吗?它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好处?有,好处是什么呢?你的智慧会出来,自私自利放下了,贪嗔痴慢疑放下了,你就发现,你不要说都放下,你放下一点发现自己的智慧出来一点,有什么表现呢?自己看不懂的、过去不明白的一看就明白了。在生活当中这事不懂,那事不懂,过去不明白,现在一看清清楚楚,没有人教你,你自己会。所谓「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不是向外来,他自己就会了,这个叫圣贤教育,这了不得,这是西方那些学汉学的人永远都不能理解的,因为他没有行门,他自己没做,他只是在那研究这一句话,研究一个词,弄这个,弄考古,这不行,跟自己没关系,他不知道自己本身有一个自性存在。这个自性用六祖能大师的话叫「本自具足 能生万法」本自具足就是什么呢?你的智慧、福德本来就是圆满的,什么都有,它现在为什么不显发了?都被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给盖覆住了,所以自私自利没有了,贪嗔痴慢没有了,名闻利养没有了,你看我在这将来做汉学院的老师、做研究员我多风光,这叫名闻利养,为了出名,为了得利,为了大家供养我,名闻利养,还是贪心,还是自私自利的心,这个心没有了。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国王、大臣来护法,他一点都不傲慢,照样到街上去托钵,普通老百姓家给什么吃什么,你看王子身份,你就知道他名闻利养,那么多的人供养,他都放下了,他不为这个。最后是五欲六尘,自己的欲望,五欲六尘全都断掉了,这是圣人。那你说我断掉了一大部分,那是贤人,就像十五的月亮,满月,这是圣人,稍微差一点还没到满月,贤人,再差一点,师父教给我们,能做到百分之五十吧,以下那是君子。人这一生就是为了让他求这个圆满,把这四样东西,贪嗔痴慢、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把它都给它减少、减少、减少,最后彻底放下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记得,在这个修学的过程中你就有体会,你放下一点,智慧出来了,不可思议,再放下一点,又出来了一些。我跟大家讲,我做一个小小的证明,我学了十年,传统文化是最近这几年刚接触,我就有这个体会,这些东西我真的都没看到过,太忙了,做这么多的节目,这个东西拿过来我还能够知道个大概,你说也没人教我,确实是啊,所以你越学越欢喜,你不能自己在这闭门造车,我自己觉得我学得挺好,你得要拿出去做试验,所以我们讲一堂课,那反响之剧烈,那么多人都得救了,真的是要自杀的不自杀了,要离婚的不离婚了,家庭都和美,你看那个犯人给我写那个信,哆哆嗦嗦地给我,感恩陈老师!你自己证明,你还要在社会上试验,否则那你万一你自己解错了怎么办?你误会了怎么办?还要到社会上去试验。你看【人是教得好的】这套光盘是我们做的,采访犯人,你所讲的没有问题,确实能救人,你不但救自己,还能够利他,自利利他,这就说明你这个方向是对的。大家听明白了,这个程序想明白了,是这么回事,我现在是一个污染很重的凡夫、普通人,但是发了大愿来到了汉学中心、汉学院来做研究员,为什么呢?自利,让我自己成圣成贤,不做凡夫;利他,救苦救难,给世界带来和平。这就是我们修学的目的,理论方法刚才说了,一定要依据经典,要有师承,谁教的你?你说不上来那不行,你要承担因果责任,不能瞎教,绝对不能自己发明创造,然后按照这个方法把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这四样往下放,师父讲把它都放下了,你就入门了,放到究竟处,这个就成圣成贤了,成圣成贤智慧显现,福报现前,你就可以救苦救难,什么问题你都能解决,现在的问题是举世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看看这个问题束手无策,看看那个问题束手无策,一万个专家开会,联合国开会也解决不了。师父讲开了几十年,越开越乱,这就是我们三言两语给大家讲,为什么要学汉学,为什么我们要做到,原因所在。你要成就,我们讲了最后著作等身,拿出去之后那些书也不能救人,你讲的课大家听了没什么感觉,完全学错了,我讲这些大家好懂吧?

学员:好懂。

陈老师:所以我们今天把这个略做介绍之后,我们就要开课,我们今天是解门,这解门我们这个课本很多,不止这两本,除了这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还有一个就是唐彪的这个【家塾教学法】。我们今天这部书我们就开讲。那么【家塾教学法】,我们手里都有这个课本了,它前边有一段前言,这个前言我们待会儿请同学读一下,我们大家要记得,你们现在是学生的身份,同时还要做助教,助教就是什么呢?比如说我是老师,我身边得有几个帮手,然后来做这个学问,学生自己也是这样,就等于说你既是老师还是助教,二者合一,所以我们今天这堂课起个标题——【如何做助教】。同学们可能说了,我现在只是个学生,不够做助教的资格,那没关系,你听一听,这个方法用在你自己身上也是一样的。你看这一部经典摆在面前,怎么个学法?这做学问,真正地道做学问了,我们办了那么多年论坛,出了那么多光盘,还有讲课出书的,真正到做学问了你会不会?这个不能开玩笑,我们尽管说那些欧洲的汉学院,包括国内的这些大学、专家、学者,虽然是他们没有行门,但是他毕竟也是老专家、老学者了,所以说我们这些搞传统文化的人,如果不能入流就会让人笑话,人家一听,听了半天你这个都是属于俱乐部性的,有一些老师他适合在俱乐部去讲课,适合在这个社区里做普及,不是说他讲的不好,而是说他还不能入流,这就麻烦了,大家一定要记得,儒释道这三家都有很深的学问为基础,不会做学问,你只是讲讲皮毛,真正的这些经典摆在面前,你真的都会错解了,你都看不懂。所以我们大家看到,我们有一万多本参考书,这是专门给汉学院研究员做准备的,这些书你们大家看不懂,那永远是个爱好者,不能入流,无论是从汉,我们讲从汉,从汉到清末,所有的学术类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儒释道这三家的,佛家我们不说,道家不说,我们现在是专说儒,【群书治要】嘛,我们专说儒家的,学术类的典籍都在【四库全书】里,【四库全书】你们看看,你这辈子都看不完,你就知道那里全是做学问的。我们看看今天海内海外,搞传统文化的这个圈子里,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这些老师们所讲的课程能不能入流?这是个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现在这些专家学者会不会承认你,你自己所讲的跟【四库全书】的对比一下,跟【四库荟要】对比一下,跟古著对比一下,行不行?两回事,我们看看大家说的其实都是普及本,就是我们像做宣传一样,大家了解了解,大概说说,浮光掠影,都是皮毛,真正深入到做学问现在还没有,这是实话,我们必须要面对这个现实,不要脸上挂不住,这是实话。我们要对得起师父老人家、我们列祖列宗、古圣先贤的重托,我们不能误导大众,我们现在确实没有看到在这个圈子里做学问的,真正做学问的,搞学术的,没有,所以同学们,从你们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有学术,要懂学术,要入流,不要学了很多年,最后还是个外行,那我就要承担因果责任。所以我们今天拿这个做个例子,说再多大家可能还是没感受,那好,我们就从这堂课开始【怎样做助教】,从这堂课开始。大家翻到第一页「前言」,一本书摆在我们面前,你比如说这个【家塾教学法】,我们怎么个学法?你说我现在没老师,电视机前的很多的人都是这样,我们身边没有老师指导,我不知道怎么学,现在就是开始了,我们教给大家。首先我们各位同学要准备好红色的笔一支,深颜色的或者蓝的、黑的也可以,这样两支笔,两种笔把它准备好。那么一般我们在这个书上做标记的时候是用这个红笔,重点把它划下来,可以在边上用红笔再做眉注、注解,这都可以,那么这个颜色的笔是为了区分它,是为了做个区分,它作用不同,两支就差不多。那么我们从这个「前言」开始看起,这个书大家还记得,像这样的书一本不够,你把它划得密密麻麻的,这一本看完了,比如说【说文解字】吧,我们把它看完了,看完之后再来一本【说文解字】,你比如说【说文解字】这么厚,你把它圈圈点点看完一遍放到边上,然后再来一本新的重新再看一遍,这叫做学问,所以你将来讲课确实跟别人不一样。所以我们总是希望借助我们的课程,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什么参考?要做学问。普及的、宣传的可以,但是你还要会有这个,你说我只会做宣传的,那你上不来,将来跟欧洲汉学院,你跟他们没法对话,人家都是真正做学问的,你说不到一块,大家一看,你这不符合古法,都是自己没有师承造成的,所以我们大家要高度重视我们这种学习的方法。这个本子我记得我们印了好多,大家看完一本还可以看第二本,有些你像【家塾教学法】还在其次,这些估计读个一两遍就差不多了,有一些重要的典籍,你比如说像【说文解字】,那你估计怎么着你也得有个三本,三本准备,看三遍,至少三遍,这个我都给大家做好准备了,无句逗版的,一个标点符号没有,【说文解字】给你,段注的,你拿过来之后就在那点,这一本点它一两个月,两三个月,点完了之后第二本再给你,点三遍,你们要做好这个准备,古文看不懂不行,点错了不行,点错了点三遍最后也点对了,都得要能把它背下来,偏旁部首这些注解要能把它背下来,这叫真正做学问。不要老想着看到那些论坛上边去,下边鼓掌的鲜花、掌声,那不是真正的传统文化,真正传统文化的根基在这里,在典籍里,在做学问里,这是汉学院研究员所必须要知道的,我们过去所讲的那些课程,说实在话说,包括我自己讲的,那些东西都是做宣传,宣传完之后得有学问,得有学术为基础,那是入门的,所以说我们要知道我们在做什么,汉学院要学什么,这个是第一课我们必须要了解的。下面我们让同学把「前言」读一下。

学员:「前言」,唐彪【家塾教学法】系【父师善诱法】和【读书作文谱】的合刻本。这个合刻本,最早刊刻于康熙年间。我们发现的版本有两种:一是只有毛奇龄序的;一是有仇兆螯和毛奇龄两序的。毛序写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仇序较毛序早一年,写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两种版本内容一致,个别条目前后有参差。刻本的扉页,都是右上首署“毛西河、韩慕庐、仇沧柱三太史鉴定”,正中大字为“读书作文谱、父师善诱法合刻”,左上方署“瀫水唐冀修辑著”。

陈老师:这个字念瀫,瀫水,这是地名,过去的人都把自己的家乡这个名字,地名写在前面,你比如我是唐山人,唐山陈大惠,是这个意思,而且过去人,他不叫自己的名字,大家一定要记得这是个常识,他称字,名字是自己的父母、老师称呼的,同学之间、朋友之间都称字,所以你们看这段话里边有毛西河、韩慕庐、仇沧柱,这都是他们的字,不叫毛奇龄,叫毛西河,所以你们大家不要说看到毛奇龄,这出来个毛西河,这是一个人。你接着读。

学员:毛、仇两序本的左下方有“学者堂发兑”的印记。几种版本均未刻署梓行者,据此估测唐彪这部著作是一种家刻本,而且印过多版。

陈老师:这段大家要先看明白了,我们做学问要先知道,你看它这里边说,这个「前言」它说“我们发现”,这“我们”指的是谁?这个书的出版社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个出版社他们出版的这个书,谁编的呢?他应该有个落款,这些编辑们,他们自称,我们编的这个书,所以“我们发现”是这个意思。另外大家要记得,任何一本书拿到面前,听好了,先看版本,你那是哪个本子,都说这个,你那是什么本子的,我这个【说文解字】是经韵楼版的,经韵楼版的好啊,讲版本,这个是大家要内行。所以你看它「前言」先跟你说版本,也就是说,我今天我们出版了这本书,内行人一看,你依照的是哪个本子,他先问这个,所以他先把这个说出来。你看我们发现两个版本,然后它有介绍,康熙三十七年也好、三十八年也好,他先把这说出来,这个叫学术,先看出处,就跟我们做学问,你老师是谁?他知道,一开口就先问你的出处,先问源流。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像华东师大他们这都是还算是很内行的了,你看这些专家学者写的,基本上跟古往今来传下来的都是一样的,先问你的源流,你跟谁学的,哪个本子,先问这个,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得。这里边有个重点,他说这些本子上,这个扉页上,首页上都写着这三个人“毛西河、韩慕庐、仇沧柱三太史鉴定”,这是什么意思?这三个人在当年的学术界是了不得的人物,大家看【四库全书】,【四库全书】里有好几部著作是毛奇龄的,能入【四库全书】,那这个人就相当了得了,在学术界那就是大家级的人了。所以我们这个课程到这儿,我给大家提出来,你们怎么做助教?头一件事这书看下来,看到这第一段看完了,好,你们要去查,查谁呀?毛奇龄,何许人也?仇兆螯、韩慕庐还有唐彪,你们要去查,到哪里去查?我们特别有这么一个书目单,叫【各地汉学院同学修学参考图书分类目录单】,这是去年三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做出来的,这个分类目录单,我们全部都公布在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的网上了,大家可以下载,有这本书的同学,我们可以看到第三十二,叫学术类,这就是方向,你上哪去找这三个人了解他们的情况?你看这些书,过去我都帮大家准备好了。这里边很重要,头一个【清儒学案】,这是徐世昌的,他的这个本子,在【清儒学案】里边,清代的这些儒家、儒者,他们有学案,你可以能查出来这三个人,看看这三个人有没有入学案,这是一个方向;另外【乾嘉学派研究】这是陈祖武、朱彤窗的,还有【清代学术源流考】,我现在读的都是书名,【清代学者象传合集】、【清代学者象传研究】、【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清儒学记】、【清儒学术拾零】,还有【历代名儒小传】,我这地方就不再细读了,如果你们大家如果是我的助教,这个书给你了,今天是头一次,我带着你们,以后你们就知道了,这些东西都要你们去准备。你比如这些书拿过来了,这书拿过来之后,助教就要先把里边这些东西都梳理一遍,有些字,你比如那地名,那叫什么?瀫水。这个字一般都没见过,它是现在的浙江金华,在古代的时候,那个地方叫瀫水,这个字很生僻,这都是需要助教先把它查清楚的,这个字给它注好了音,另外这里边凡是涉及到一些,你比如说人的,因为你们都是初学,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像这个毛奇龄、仇兆螯这些,你们都要去查,查的方向我刚才已经说了,一个是在这些著作当中去搜集,这人是个什么样人,他有什么样的功绩,有什么样的成就,你要了解,所以当这个「前言」写道“右上首署”写着这三个人他们鉴定,这个书是好书,你就知道那当然是好书,经过大家的鉴定,所以说你要先了解这三个大家是谁,现在你们是两眼一摸黑,谁也不认识谁,那不行,就从这入门。这教给你们的功课,今天下课之后你们回去做这些功课,去查一查,把这个生僻的字都给它查好了。另外就是断句要给它断对了,刚才你读这个“学者堂发兑”,这是不对的,它后边写“几种版本均未刻署”,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这些版本没写着是,它过去这个印刷,它不是像现在印刷公司、印刷厂,它都是什么呢?这个堂、那个堂,它有那个堂号,是我们这个地方印刷,它叫什么堂,它都没写着名字,说明什么呢?「据此估测唐彪这部著作是一种家刻本」,我们自己家里刻的,师父常讲,一个家族几百人,几百人你说那孩子得多少,至少得有一百个吧,几十个有了吧,所以他必须要成立一个学校,这个学校得有课本,自己家里刻的,它不对外流通,所以华东师大拿到这个本子,它不是在市面上流通的,是这么个意思,家刻本,而且印过多次,这我们就看懂了。所以大家在拿到这些典籍的时候要记得,这个本子的好坏决定了它的参考价值。三个太史他们来做这个鉴定,这个东西流传到现在,还经历过五四、经历过文革,还能传下来,那应该差不多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关键是这部书,还有【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这两部书大家记得,全部是在【养正遗规】里的,所以我才敢给大家推荐,这部书是我们的老师说的,师父说的,要以这个为准,而这个【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和这个【家塾教学法】这两部又都收入在【养正遗规】,那我们敢学,这叫师承,没人教你你可不敢,所以大家要懂。回去我们要把这个查一下,另外把那个“三太史鉴定”那个“太史”要查一下,他是清朝的,清朝的这个职务“太史”是什么意思,大家对这个要有一个起码的认知。好继续。

学员:【家塾教学法】的书名,是由毛奇龄在序中提到的。毛序在盛赞唐彪归田从教,著书立说的精神之后写道:“其书旧名家塾教学法】,吾愿受其书而求其法者”,看来毛奇龄对“旧名”更感兴趣。既有旧名,而又更能反映此书的性质,又为毛奇龄特意重提,我们此次选注时也就依其旧名,而把【父师善诱法】、【读书作文谱】作为两个相辅相成的分册,期以保存原貌。仇序中提到的【教法书】、【文谱】二书,即指两个分册,这是显见的。选注时依仇序所列顺序先后编排,估计仇兆螯作序时,该合刻本是先【父师善诱法】,后【读书作文谱】的。

陈老师:这一段我们大家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必深究。这个编者是讲这个书名是怎么来的,这个书原来是两个名字,合刻本也好,这个不重要,它这个书名是怎么来的,重点是讲这个。其中提到,毛奇龄说了,「吾愿受其书而求其法者」,大家注意毛奇龄是什么身份的人,太史,他这个身份的人,大学者,我不说他的著作你们看,【四库全书】里收录好几部,他这个身份的人看什么呢?家塾教学法】,怎么教小孩子,说明什么?清朝,这康熙年间,这都不算是很古老,距离现在没多久,那个时候在朝当官的,包括这些大学问家,统统都重视教育,「吾愿受其书而求其法者」他都得要向唐彪来学习,这本书讲得好,教得好,我要向其求法。你看,大家要知道这句话的分量,那么身份的一个人,那么成就高的一个人,他都要低下身子来,来学怎么教小孩子,所以说发蒙教育,这个刚开始的这个起始的教育非常重要,你们大家不要觉得,我现在准备做研究员还要从这来补课,我们是负数,不是零,是从负数开始的,所以说要知道这本书值得读,要好好地去学,继续。

学员:辑著者唐彪的生平因现存的有关地方志资料未著录,也难以查找到他的家谱,一时无从考定。但是仇、毛两序及唐彪辑著中提供了一些片断,据此能作些大概的推断。唐彪,字翼修,清初教育家,语文教学法家,浙江瀫水人,活动于康熙年间。他曾受学于应嗣寅、王言远,后以文质之毛稚黄,还受学于姜景白。曾一度出任武林学官,后退居归田。

陈老师:注意「曾一度出任武林学官」,武林是杭州;学官,你们要去查,清代的学官指的是什么。另外,他这里边提到了几个人,这几个人,它后边都有生卒年,你们做助教的要不要详查呢?不必特别地花费时间,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不要把它作为重点,重点是这部书,叫家塾教学法】,这些都是背景资料,这个唐彪是哪里人,他是做什么的,他是跟谁学的,你看讲师承嘛,他是先跟谁学、后跟谁学,你知道他的脉路,他是从哪儿来的,知道脉路。就怕学错了,你说大家为什么这么看重他跟谁学的?怕学错了,凡是那个,记住了,凡是在史料当中记载,说这个人做学问是有问题的,谁要是他的学生那可倒了霉了,所以大家做学问要看书,【清儒学案】这是最后一部学案了,【清儒学案】往前推,我记得是哪个出版社,这个你们要去查,学案的这个,人民出版社,它是一个系列,【魏晋学案】、【汉唐学案】、【宋明学案】、【清儒学案】,都是那一个朝代大学问家的传记和他们的学统,学术的道统,他给你记得非常详细。另外这个【四库全书】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从【四库全书】的简明提要里边发现哪些著作是有问题的,哪些著作是好的,有时候有问题的一些它也收录,这个一定我们要,大家要记得,要想做学问,对这些人要熟悉。毛奇龄知道吗?知道,毛西河不知道,一个人。所以说大家对这个,我们讲对人头要熟悉,你搞学术这个东西一提起来,一问三不知那不行。你说有一些支脉不知道可以,主脉不能不知道,大家不能不知道。阮元,毛奇龄,纪晓岚(纪昀),这你不知道那就不是做学问的了。他们都是在一个时期,一个时代,了不起的学问家,而你是研究学问的,你不知道他们,戴震你不知道,你怎么看【训诂学】?你怎么研究乾嘉学派?没有乾嘉学派现在说【训诂学】那你怎么说?那就是没入门,不了解,不了解做不了汉学。所以同学们要想做助教,现在有点感觉了,是这么个做法,所以说查资料必不可少。刚才我们读到了他曾经“任武林学官,后退居归田”,回家不当官了,去务农去了。

学员:曾一度出任武林学官。后退居归田,整理教育著作,传世的有家塾教学法】和【身易】。唐彪的生年可作为推算依据的是【父师善诱法】中“童子最重认字并认字法”题下,记录了长子唐正心九岁那年恰逢甲寅靖南王耿靖忠反于福建的兵乱,估计唐彪当年在三十岁光景,所以他的生年约在1644年左右。又据文中所引清初一些浙江学者的言论,而且仇、毛两序均自署“年家眷弟”,可见唐彪与仇、毛是年齿相当的同时代人。因此我们大致可以推定,唐彪生活在明末崇祯至清初顺治、康熙年间。

陈老师:这段话就是出版这部书的编者向大家介绍这个书的作者唐彪,他是什么身世,生于什么年,卒于什么年,它讲这个的。所以你们这个做助教的,我想也就不要再去翻书,去找唐彪的情况了,因为这些编辑已经都帮你们找过一遍了。这个人可能不是非常著名,但是书写得太好了,要不然的话毛奇龄不会说那个话。我们今天这堂课就要结束了,那么电视机前一同学习的,有志于做研究员的,或者是有志于学这些课程的同学们,大家听了这个课之后,所有的这些作业,你都可以在课下去做,刚才我们在这里说的,你都可以去找参考书。另外,我们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我们这堂课的题目叫什么呢,【如何做助教】,那你要总结一下,怎么才能把助教做好,从今天这堂课上你了解到哪些。我们刚才讲到了要查资料,查这些人名,查一些生字,一定要对参考书、对书目单,对一些常识的东西要非常熟悉,这是做助教基本功,再有就是准备好两支笔,一支红色的,一支深色的,在上边划的时候可以用尺子,不要划得很乱,这是必须的。那么在教学当中,老师会经常提出来你去查查这个资料、去查查那个资料,所以需要好几个助教,他们一定是受过这些专业的学术训练这才可以,才可以开始做学问的道路,我们今天讲到此地,我们下一堂课继续。

学员:我们感恩老师,向老师行礼,问讯,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