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
已播5007 共73集 更新:2023-01-31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82
選集:
1~60 61~73
1第1集 家訓始祖顏之推和他的三孩家庭 2第2集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3第3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白話文) 4第4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原文) 5第5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白話文) 6第6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原文) 7第7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白話文) 8第8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原文) 9第9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白話文) 10第10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原文) 11第11集 再婚須謹慎(白話文) 12第12集 再婚須謹慎(原文) 13第13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白話文) 14第14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原文) 15第15集 不奢不吝,樂善好施(白話文) 16第16集 妻賢母良,忠孝興邦(白話文) 17第17集 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白話文) 18第18集 敬慎不敗也(白話文) 19第19集 敬慎不敗也(原文) 20第20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21第21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原文) 22第22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白話文) 23第23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原文) 24第24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25第25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原文) 26第26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白話文) 27第27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原文) 28第28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白話文) 29第29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原文) 30第30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31第31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原文) 32第32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白話文) 33第33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文) 34第34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白話文) 35第35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原文) 36第36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白話文) 37第37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原文) 38第38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39第39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原文) 40第40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白話文) 41第41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原文) 42第42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白話文) 43第43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原文) 44第44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白話文) 45第45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原文) 46第46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白話文) 47第47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原文) 48第48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49第49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原文) 50第50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白話文) 51第51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原文) 52第52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白話文) 53第53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原文) 54第54集 行高者,名自高(白話文) 55第55集 行高者,名自高(原文) 56第56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白話文) 57第57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原文) 58第58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白話文) 59第59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原文) 60第60集 從善去惡,靜待時機(白話文)

減一殺 杜一怨(白話文)

  思魯:「父親,孩兒在讀歷史故事的時候,看到梁武帝因篤信佛法,哀憫生靈,將麥麵做成牛、羊、豬等形狀來祭祀祖先。而史家都説以非血食祭祀乃亡國之兆,父親,用素食作爲祭品,真的不合禮法,還會觸怒神靈嗎?」

  

  顔之推:「思魯,並不是這樣的,不僅僅是佛門弟子,就算是儒家有學養的君子,也希望能遠離庖廚,因為看見飛禽走獸還活著,就不忍心殺害牠們,聽到牠們悲鳴哀號(háo)的聲音,就不忍心吃牠們的肉。就像孔子的弟子高柴和東漢時期的折(zhé)像,他們並不知道有佛經,卻都能不殺生,這就是具有仁愛之心的人自然的表露。

  凡是生靈,沒有不倍加愛惜自己的生命的,仁人君子對去除殺生的事情,一定會盡力去做,更何況是神靈,難道會因為人的慈悲不殺而降禍與他嗎?慈悲仁愛的人神靈更會保佑他呀!喜好殺生的人,在臨死時得到報應,而子孫也跟著受到災禍的事情,數不勝數,無法全部記載下來。」

  

  思魯:「父親教誨的是,那這樣說,是不是素食有助於培養我們的慈悲仁愛之心呢?」

  

  顔之推:「是的,思魯,佛門《涅槃經》中有『食肉者斷大慈種』、『應觀是食如子肉想』等教誨。為父給你講幾個這方面的因果事例。

  南朝梁時有一個人,經常用雞蛋清和(huò)水來洗頭髮,因爲他聽說這樣可以使頭髮變得光亮烏黑,所以他每次洗頭髪時,往往要用掉二三十枚雞蛋。所以當他臨死時,在他的頭髪中似乎可以聽到好幾千隻小鷄啾(jiū)啾(jiū)的叫聲。

  梁時江陵有一位姓劉的人,以賣鱔(shàn)魚羹為生。後來他生了一個兒子,頭部竟然和鱔(shàn)魚完全一樣,從脖子以下才是人身。

  梁時的王克擔任永嘉郡太守,有人送給他一隻羊,他便邀請賓客前來宴飲。殺羊之前,拴羊的繩子竟莫名的自己解開了,而羊來到一位客人跟前,先是給客人跪下,然後拜了兩拜,便躲進這位客人的衣服中,而這位客人竟然一句話都沒有說,也不為這隻羊請求解救。不一會兒,這隻羊就被做成羹湯,先送到這位客人面前。一塊肉剛入他的口,便落進他的皮膚內,在他的全身繞行。他痛苦地大聲叫喊,剛要把原因說出來時,竟發出咩的一聲羊叫就斷氣了。實在是可悲可嘆啊!」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殘忍殺生、見死不救的人,才會給自己招來災禍啊!」

  

  顔之推:「是的,思魯,《楞伽經》中說:『貪著肉味,更相殺害,遠離賢聖,受生死苦』;《梵網經菩薩戒》中也説:『食肉得無量罪』。人們爲了片刻的口腹之慾,迭相吞啖,累劫難出,『人死為羊,羊死為人』,真是可悲愚昧至極!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梁元帝做江州刺史的時候,有一位縣令,因遇叛亂,縣府的官舍都被燒毀了,只好臨時寄居在寺廟中。百姓將牛、酒作為禮物送給他,縣令便把牛拴在寺中的柱子上,還將神像遮蔽起來,擺好床鋪、坐椅,就這樣在寺廟的廳堂上接待賓客。在尚未殺牛之前,牛忽然自己解脫繩索,來到階梯前向縣令下拜,縣令見狀大笑,便叫僕人把這頭牛牽去宰了。等到酒足飯飽以後,縣令便在簷(yán)下睡著了。待他稍微清醒時,忽然覺得全身發癢,撓完以後,皮膚上竟然出現了一些癮疹(zhěn),形成了惡瘡,十多年後便死去了。

  梁時的楊思達擔任西陽郡太守時,正值侯景作亂,又逢旱災,飢民無奈只能去盜取田中的麥禾充飢。楊思達便派遣一家僕在田邊守候監視,這個家僕竟然把捉到的盜麥人的手腕砍掉,總共砍掉了十多人的手。後來這個家僕生了一個男孩,一生下來就沒有手。

  齊國有一位擔任奉朝請(閑散大官的優惠待遇)一職的人,家中非常豪華奢侈,如果不是自己親手殺的牛,吃起來便覺得味道不美。他才三十多歲,就染上了重病。有一天見一頭牛向他奔來,這時他的全身就如同被刀刺一般,竟然呼叫著死去了。

  江陵的高偉,隨我來到北齊有好多年了,他一直在幽州的一個淺水湖中捕魚。後來不幸生病,經常看見一群魚將他活活咬死。

  思魯,聽了這些事例,你們一定要引以爲戒啊!」

  

  思魯:「父親,聽了這幾個殺生的因果實例,真是讓人心生敬畏。殺生食肉,後患無窮,孩兒一定會慎之又慎,並將戒殺茹素的家風傳承下去,慈心愛護生靈,亦保後世元吉,感恩父親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