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
已播5007 共73集 更新:2023-01-31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82
選集:
1~60 61~73
1第1集 家訓始祖顏之推和他的三孩家庭 2第2集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3第3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白話文) 4第4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原文) 5第5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白話文) 6第6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原文) 7第7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白話文) 8第8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原文) 9第9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白話文) 10第10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原文) 11第11集 再婚須謹慎(白話文) 12第12集 再婚須謹慎(原文) 13第13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白話文) 14第14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原文) 15第15集 不奢不吝,樂善好施(白話文) 16第16集 妻賢母良,忠孝興邦(白話文) 17第17集 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白話文) 18第18集 敬慎不敗也(白話文) 19第19集 敬慎不敗也(原文) 20第20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21第21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原文) 22第22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白話文) 23第23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原文) 24第24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25第25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原文) 26第26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白話文) 27第27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原文) 28第28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白話文) 29第29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原文) 30第30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31第31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原文) 32第32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白話文) 33第33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文) 34第34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白話文) 35第35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原文) 36第36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白話文) 37第37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原文) 38第38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39第39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原文) 40第40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白話文) 41第41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原文) 42第42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白話文) 43第43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原文) 44第44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白話文) 45第45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原文) 46第46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白話文) 47第47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原文) 48第48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49第49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原文) 50第50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白話文) 51第51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原文) 52第52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白話文) 53第53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原文) 54第54集 行高者,名自高(白話文) 55第55集 行高者,名自高(原文) 56第56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白話文) 57第57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原文) 58第58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白話文) 59第59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原文) 60第60集 從善去惡,靜待時機(白話文)

答謗佛者二三問(白話文)

  思魯:「父親,您之前將世人對佛教的批評歸納為五類,孩兒對其中『行善、作惡得不到及時報應』的問題苦苦思索,不得其解,還望父親能為孩兒解說的詳盡一些。」

  

  顔之推:「思魯,你要知道,人們行善或作惡所感得的果報,就像我們的影子跟隨著我們的身體一樣,就像聲音的迴響一樣,感應是非常快速的。我親耳聽到、親眼看到這樣的事情有很多,有的人因為真誠心不夠深厚,善惡的因緣未能及時感應,在時間上可能會遲緩一些,但最終都會得到果報。善惡的行為,是禍福的根源。九流百家,都認同這種說法,為什麽只批評佛經是虛妄的呢?

  如項橐(tuó)、顔回的短命夭折;伯夷、原憲的挨餓受凍;盜跖(zhí)、莊蹻(qiāo)的福壽雙全;齊景公、桓(huán)魋(tuí)的富有強橫。若能了解到這些人前生的所作所爲,知道他們後世的果報,就能說得通了。如果因為行善而偶然遭逢禍事,為惡而碰巧得到善報,就心生怨恨,認為因果報應是一種欺騙詭詐的說法;也就等於認爲堯、舜所說的話是虛假的,周公、孔子是不誠實的。那麼,讓我們安身立命的誠信,又將以什麼作為依據呢?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就像一顆種子在土壤中,要有陽光雨露才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而人們所作的善惡,也要遇到緣才能感得果報,所以不能立即顯現。況且佛說因果通三世,又怎能將目光局限於短短的一生而妄加懷疑呢?

  父親,請問對於『僧侶破戒就是不應當的』這種看法,該如何看待呢?」

  顔之推:「自開天闢地以來,本就是不善的人多而善良的人少,又有什麼理由來責求所有的僧侶都要精純高潔,不犯戒呢?為何看到高僧大德高潔的行為,放在一邊不提;反而看到普通的僧侶稍有犯戒的行為,就批評詆毀呢?況且學習的人不勤奮,這豈是教學的人的過錯呢?一般的僧侶學習佛經戒律,與世人學習《詩經》、三禮有什麼不同?如果用《詩經》、三禮中的教化標準,來裁度朝廷中的士人,幾乎沒有人的行為是完美無缺的;用佛經戒律的禁忌,來裁量出家僧侶的行為,為何卻要偏偏責求他們絲毫沒有犯戒律呢?

  況且,行為有缺失的大臣,仍能求取祿位,那沒有完全遵守禁律的僧侶,為什麼不可以享有世人的供養呢?

  他們一穿上袈裟,便是僧寶,走到哪裡,都能給人種下佛的善根。他們一年中要做的,無非是持戒、講經、誦經、修行,祈求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與一般人相比,就不止山高海深的差距了吧!」

  

  思魯:「是啊,父親,學習經律的人不精勤,並不是經律本身的錯誤,況且佛門中也有諸多德高行深的僧人,怎能因少數犯戒的僧侶而將佛法全盤否定呢?

  父親,還有些人認為,出家人影響國家的賦稅徭役,又不能創造實際的價值,是有損於國家的,如果人們都出家了怎麼辦?對於這種看法,又應該如何看待呢?」

  顔之推:「思魯,信仰佛教有很多途徑,出家為僧、尼只是其中的一種方式罷了。假如能夠心存忠孝,以仁惠為根本,像須達、流水二位長者一樣,不一定非要把頭發、鬍子剃掉;又哪裡需要把所有的田地都用來建寶塔修寺廟,讓全部的百姓都出家為僧、尼呢?這都是由於施政者不能作出適當的節制,以致讓那些非法的寺廟,妨礙了人民的耕種,沒有正業的僧俗,使國家的賦稅空虛,這並不是佛經教義原有的宗旨。

  再進一步說:求道的人,是為自身作打算;愛惜經費的人,是為國家來考慮。要知道身計、國謀,是無法兩全的。忠臣為國家、君主犧牲而無法奉養雙親,孝子為了安養父母而無法顧及到國家,他們的行為都各有自己的考量。

  有學養的大儒,有的不願屈事王侯而堅守其高尚的志節;喜歡歸隱的人,不惜辭讓王侯將相的職位而隱居山林。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可以僅僅考量他賦稅勞役的多少,就認為他是罪人呢?假如能夠教化所有的百姓,全部到佛寺中來,進入極樂世界,就會有不用耕種而自然生產的稻米,無窮無盡的寶藏,就不用求取種田養蠶的微小利益了。」

  

  思魯:「父親,聽了您的解答,孩兒明白了。學佛不是非要出家不可,若能常存真誠、仁愛、慈悲之心,於紅塵中亦可修清淨梵行;身計、國謀難兩全,只是人各有志而已。

  父親,孩兒還想請教您:對於認為『怎可讓現世的甲辛苦,而使後世的乙享樂』這種看法,又應當如何解答呢?」

  顔之推:「人的肉體雖然是死了,但靈魂仍然是存在的。人活在世上,對於身後的事情,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關聯,但是等到死了以後,就和生前的身軀一樣,好像仍與家人老少朝夕相處。世間有的靈魂,能在人的夢中示現,祈求福祐的事例,也不算少了。今人對遭逢貧窮、鄙賤、疾病、痛苦,沒有不怨恨自己前世不修德業的;以此說來,怎麼可以不預先為來生修一個安樂之地呢?

  人有了子孫之後,子孫也只是天地間的一個百姓而已,與他自己又有什麼關係?人們對子孫後代尚且加以愛護,並遺留基業給他們,何況是自己的靈魂,難道頓時就能把他拋棄不管了嗎?一般人的眼睛都被蒙蔽,看不見未來,所以才說前世與今生不是一體;假如能具有如來的佛眼,看到剎那間連續起滅的現象,生生世世不間斷,怎麽可以不畏懼呢?

  再說,一位有修養的君子居處於世,最可貴的就是能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歸於禮義,匡濟時勢,惠利人群。治家的人希望一家幸福,治國的人希望一國良善,男僕、女奴、官吏、人民,與他們自身又有什麼關係,而值得替他們勤苦修德呢?這也就是唐堯、虞舜、周公、孔子心繫天下,不獨自享受歡樂的原因了。

  一個人修道,能濟助多少百姓使他們度過生死之海?又能免脫幾個人的罪過?希望你們能作周密的思考!你們假如有顧及世俗的打算,想建立家業,那就不能捨棄妻子,什麼都不管不顧地出家;但也要兼顧修習戒律善行,注意誦讀經典,以此作為來世通往極樂世界的資糧。人生短暫可貴,你們千萬不可虛度啊!」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人的靈魂是常存不滅的,因此才有生生世世的輪迴流轉。唯有行善積德修梵行,才可度生死海,到達極樂世界。感謝父親的耐心教誨與警誡,糾正了世俗的偏見,讓孩兒心中對佛法教義的信心益加堅定,孩兒定會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