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
已播5007 共73集 更新:2023-01-31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82
選集:
1~60 61~73
1第1集 家訓始祖顏之推和他的三孩家庭 2第2集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3第3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白話文) 4第4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原文) 5第5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白話文) 6第6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原文) 7第7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白話文) 8第8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原文) 9第9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白話文) 10第10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原文) 11第11集 再婚須謹慎(白話文) 12第12集 再婚須謹慎(原文) 13第13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白話文) 14第14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原文) 15第15集 不奢不吝,樂善好施(白話文) 16第16集 妻賢母良,忠孝興邦(白話文) 17第17集 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白話文) 18第18集 敬慎不敗也(白話文) 19第19集 敬慎不敗也(原文) 20第20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21第21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原文) 22第22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白話文) 23第23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原文) 24第24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25第25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原文) 26第26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白話文) 27第27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原文) 28第28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白話文) 29第29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原文) 30第30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31第31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原文) 32第32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白話文) 33第33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文) 34第34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白話文) 35第35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原文) 36第36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白話文) 37第37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原文) 38第38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39第39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原文) 40第40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白話文) 41第41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原文) 42第42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白話文) 43第43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原文) 44第44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白話文) 45第45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原文) 46第46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白話文) 47第47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原文) 48第48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49第49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原文) 50第50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白話文) 51第51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原文) 52第52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白話文) 53第53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原文) 54第54集 行高者,名自高(白話文) 55第55集 行高者,名自高(原文) 56第56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白話文) 57第57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原文) 58第58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白話文) 59第59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原文) 60第60集 從善去惡,靜待時機(白話文)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白話文)

  愍楚:「父親,孩兒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功名富貴,是世間人所追求的;而奢侈享樂,極易令人沉溺其中。人生於世,究竟該怎樣對待自己的欲望,把握好進退之道呢?」

  

  顔之推:「愍楚,你問的很好。《禮記·曲禮》說:『欲不可縱,志不可滿』。宇宙雖大,還是可以探究到達它的極限;而人的欲望情性,卻是無窮盡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減少欲望,知道滿足,並設立一個界限。我們的先祖靖候曾經告誡子姪說:『你們的家世是讀書門第,處世不要貪求富貴;從現在起,做官不可做到俸祿超過二千石的顯位,婚嫁也不可貪圖權勢之家。』我一生都把這些話記在心裡,當作為人處世的格言準則。」

  

  愍楚:「父親,孩兒明白了,為人處世,要少欲知足,不可貪圖富貴,攀附權勢,尤其不可忘懷世傳的家規。如能止所當止,足所當足,自可以減少過失,明哲保身。」

  

  顔之推:「愍楚,你說得沒錯。為父接著為你講這方面的事理,希望你可以謹記於心。無論是天地的規律或是鬼神遵循的道理,全都厭惡自滿傲驕。惟有謙讓、虛心、淡泊,才可以避免危難。人生所需要的,只不過足以遮蔽寒露的衣服,足以充塞饑乏的食物而已。形體以內的事,尚且不能奢侈浪費,對於自身以外的事,難道還想不惜一切地享樂奢侈嗎?

  像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三人,享有四海的財富,身居天子的尊位,不知節制地奢侈享樂,尚且不免自取敗亡,更何況普通百姓呢?平常以二十口的人家來說,僕人最多也不可超出二十人;有良田一千畝,廳堂居室能遮蔽風雨,車馬用以代替扶持的柺杖就足夠了,若是積蓄財産達到數萬時,就要趕快預估可能遭遇的吉凶禍福;超過這個數目,便要以合於正義的方法把錢財散出去;若是還沒有達到這個數目的,也不可以用不合理的方法去求取。」

  

  愍楚:「父親所言極是。人生在世,要循義而為,謙沖自牧,不可高傲自大,更不可奢靡無度,自取滅亡。《易經》中說:『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知止知足,實在是爲人處世必須遵守的準則啊!」

  

  顔之推:「愍楚,你説的沒錯。要知道,知止知足的態度在對官位的求取上,同樣適用。做官,職位最好能做到適中的位置,也就是處在不超過中等的品級,往前看有五十人,往後看也有五十人,這樣就足可以避免恥辱,沒有傾危的顧慮了;高過這個職位,就應當辭謝罷官,在家中過俯仰自如的生活。我近來官做到黃門侍郎(從二品,是皇帝的近侍之臣),也應該收場退隱了;因為我當時寄身在外,恐怕遭到批評非議,早想為退隱作打算,只是沒有適當的時機罷了。

  自從南北戰亂以來,我見到有些人憑藉時勢機遇,僥倖得到富貴,白天執掌機要大權,夜晚即被填入坑谷;月初像卓氏、程鄭樣的富貴而歡喜,月末有如顏淵、原思一般貧賤而悲泣。這種情形,並非十人、五人如此啊!要謹慎哪!要謹慎哪!」

  

  愍楚:「父親的教誨,孩兒明白了。如果孩兒以後有幸為官,有個中等職位,就當滿足了,決不可貪戀功名,遭致敗亡。能知止,則不致越行犯分;能知足,則不致貪得無厭。『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能『致中和』,則可無差失了。感謝父親教誨,孩兒謹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