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
已播5007 共73集 更新:2023-01-31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82
選集:
1~60 61~73
1第1集 家訓始祖顏之推和他的三孩家庭 2第2集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3第3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白話文) 4第4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原文) 5第5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白話文) 6第6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原文) 7第7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白話文) 8第8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原文) 9第9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白話文) 10第10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原文) 11第11集 再婚須謹慎(白話文) 12第12集 再婚須謹慎(原文) 13第13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白話文) 14第14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原文) 15第15集 不奢不吝,樂善好施(白話文) 16第16集 妻賢母良,忠孝興邦(白話文) 17第17集 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白話文) 18第18集 敬慎不敗也(白話文) 19第19集 敬慎不敗也(原文) 20第20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21第21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原文) 22第22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白話文) 23第23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原文) 24第24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25第25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原文) 26第26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白話文) 27第27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原文) 28第28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白話文) 29第29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原文) 30第30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31第31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原文) 32第32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白話文) 33第33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文) 34第34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白話文) 35第35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原文) 36第36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白話文) 37第37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原文) 38第38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39第39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原文) 40第40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白話文) 41第41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原文) 42第42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白話文) 43第43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原文) 44第44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白話文) 45第45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原文) 46第46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白話文) 47第47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原文) 48第48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49第49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原文) 50第50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白話文) 51第51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原文) 52第52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白話文) 53第53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原文) 54第54集 行高者,名自高(白話文) 55第55集 行高者,名自高(原文) 56第56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白話文) 57第57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原文) 58第58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白話文) 59第59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原文) 60第60集 從善去惡,靜待時機(白話文)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游秦:「父親,最近學堂的先生教我們寫文章,有的同學提筆就寫,文思泉湧,還被先生稱贊;而有的同學苦思半晌,好不容易寫出幾句,卻被先生批評文理不通。這是爲什麽呢?」

  

  顔之推:「游秦,你要知道,寫文章也是講究天分的。思魯、愍楚,你們也過來,爲父今日要爲你們講一講這方面的道理。讀書求學的人,有的聰明,有的魯鈍;提筆寫文章的人,有的精巧,有的笨拙。魯鈍的人讀書,只要能勤加積累,不斷地用功,就不妨礙把書讀得精熟;但是笨拙的人寫文章,雖然也深入研究思考,最後還是難免寫出粗陋的文章。」

  

  思魯:「父親,孩兒想請教您,實在沒有寫作天賦的人,難道就沒有挽救的餘地了嗎?」

  

  顔之推:「思魯,讀書求學,一旦學有所成,自然就足以處世為人了,寫文章並不為生存所必須啊。如果缺乏寫作的天分,就不要勉強提筆了。我看到有的人,一點才思也沒有,所作的文章足以暴露其笨拙,卻自認為文詞清美華麗的人,真不知有多少。江南一帶就號稱這種本無才學,又好誇耀於人,成為獻醜標誌的為『詅癡符』。

  近來在并州(今山西)發現有一士族出身的人,喜歡作可笑的詩賦,用以戲弄譏嘲邢邵、魏收等前輩。大家不僅和他一起嘲弄,還相互虛誇讚美他的詩賦作得好,更甚是殺牛下酒,呼朋引眾,以期使聲譽遠播。這位士族人的妻子,是一位明理的婦人,哭著來勸告他。而這個人竟然嘆息著說:『我的才華竟不能被妻子所寬容,更何況是不相干的路人呢!』一直到死都不曾覺悟。自知者明,這實在很難啊!」

  

  愍楚:「父親,孩兒明白了,如果沒有天賦,就不用勉強提筆為文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如果自以爲是,嘩眾取寵,反而貽笑大方。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游秦:「父親,聽您說完,孩兒覺得文人下筆、醫師用藥、將帥用兵都是要極其慎重的。孩兒以後寫文章,一定事先請父親和哥哥們指教、評定後再寫。」

  

  顔之推:「嗯,愍楚、游秦,你們理解的都不錯。要學習寫文章,就先要向親友請教,共同計議,得到他們的評定認可,覺得你可以寫了,然後再提筆。千萬不可以任性、自以為是的取笑別人。

  自古以來,執筆寫文章的人,如何能夠說得完。然而文章內容能寫得宏富精當、文字華麗清暢的,也不過數十篇罷了。一般說來,只要使文章不違背體制,文辭義理能有可觀之處,便可以稱為才士;如果要能轟動世俗,超過所有的文人,那真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呢!」

  

  愍楚:「是的,父親,寫文章切忌師心自用,取笑他人,亦不可自期過高。能夠把握好文章的體裁,使義理可觀的,就算是難得了。」

  

  顔之推:「是的,你們要知道,取笑他人者也終會被他人取笑。爲父接著爲你們講。講起不臣服於兩個朝代的人,伯夷、叔齊是高尚守節的典型;説到任何國君都可以去服事的人,伊尹、箕子是堅貞忠義的模範。從春秋以來,大夫之家,有奔逃的臣子;諸候之國,有併吞滅亡的先例,君臣之間本來就沒有永久不變的名分。然而君子的交往,即使斷絕往來,彼此也都不會說什麼不好聽的話。一旦臣服事奉人君,怎麼可以因國家的存亡而改變自己的判斷和認知呢?

  陳琳在袁紹帳下掌管文書,裁製檄文時,就稱呼曹操為豺狼;後來歸魏時,又指名袁紹為蛇虺。完全聽任當時君主的命令,沒有自己的判斷,這就是文人的大患啊!應當好好的靜下來,仔細的加以斟酌。」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寫文章應當有自知之明,切忌師心自用,取笑他人。而文人應當有堅貞高尚的節操,不應隨波逐流。父親教誨,孩兒謹記於心。」

  

  愍楚、遊秦:「孩兒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