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
已播5007 共73集 更新:2023-01-31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82
選集:
1~60 61~73
1第1集 家訓始祖顏之推和他的三孩家庭 2第2集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3第3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白話文) 4第4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原文) 5第5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白話文) 6第6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原文) 7第7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白話文) 8第8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原文) 9第9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白話文) 10第10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原文) 11第11集 再婚須謹慎(白話文) 12第12集 再婚須謹慎(原文) 13第13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白話文) 14第14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原文) 15第15集 不奢不吝,樂善好施(白話文) 16第16集 妻賢母良,忠孝興邦(白話文) 17第17集 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白話文) 18第18集 敬慎不敗也(白話文) 19第19集 敬慎不敗也(原文) 20第20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21第21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原文) 22第22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白話文) 23第23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原文) 24第24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25第25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原文) 26第26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白話文) 27第27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原文) 28第28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白話文) 29第29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原文) 30第30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31第31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原文) 32第32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白話文) 33第33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文) 34第34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白話文) 35第35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原文) 36第36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白話文) 37第37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原文) 38第38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39第39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原文) 40第40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白話文) 41第41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原文) 42第42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白話文) 43第43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原文) 44第44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白話文) 45第45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原文) 46第46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白話文) 47第47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原文) 48第48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49第49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原文) 50第50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白話文) 51第51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原文) 52第52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白話文) 53第53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原文) 54第54集 行高者,名自高(白話文) 55第55集 行高者,名自高(原文) 56第56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白話文) 57第57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原文) 58第58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白話文) 59第59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原文) 60第60集 從善去惡,靜待時機(白話文)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顔之推:「思魯,你過來。今日,爲父要和你談一談學習的時機,並就讀書應當博覽還是專攻的問題,囑咐你幾句。」

  

  思魯:「父親,孩兒發覺幼年時誦讀過的經書,雖然當時不解其義,可近日研習經義,便自然而然對曾經記誦過的詞句有所感悟,這是否説明,記誦經典的最佳時期是幼年呢?」

  

  顔之推:「是的思魯,人在幼小的時候,精神最容易集中。長大後,由於對事物的思慮多了,就容易分散,所以學習要趁早。我在七歲的時候誦習

  

  思魯:「父親,幼年學習,固為良機,可若是由於種種原因,錯過了年少時學習的機會,還有挽救的餘地嗎?」

  

  顔之推:「思魯,這個問題很好。有人因為生活貧窮,即使在壯年時失去學習機會,仍當在中、晚年努力學習,不可自甘堕落,不求上進。孔子說:『我到五十歲的時候研習《易經》,以參透宇宙人生的哲理,這樣就可以避免犯大的過失了。』曹操、袁遺到了老年,更加篤好學習,這些都是在少年時已開始學習,直到年老仍不倦怠的好例子。

  曾子七十歲開始學習,名揚天下;荀子五十歲開始學習,尚且能成為大儒;公孫弘四十多歲才開始讀《春秋》,最終登上丞相的高位;朱雲也是到四十歲開始學習《易經》、《論(lún)語》的;皇甫(fǔ)謐(mì)二十歲開始誦習《孝經》、《論語》。他們最後都成了大學者,這些人都是早年迷失到晚年才醒悟的。」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正如《學記》中說的:『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雖然過了最佳的時期難以成就,但並非不能成就,無論什麼時候遇到聖賢教誨,都應該把握當下進德修業,切不可因年齡大而為自己找藉口。學習固當趁早,即便年老,仍當力學不倦,父親所舉的例證,孩兒很受啓發!」

  

  顔之推:「思魯,你理解的很好。世間普通人,在二十歲的時候不學習,就說已經晚了,因而也就遷延時日,不知振作,一無所見的就像面對著墻壁一樣,這真是一種愚昧的行爲。在幼年開始學習的人,就像太陽剛出現時的光芒;到老年開始學習的人,就有如秉持著蠟燭在夜間行走,雖是如此,但仍比閉起眼睛一無所見要好得多啊!」

  

  思魯:「父親所言極是。孩兒還想請教您,讀書求學,是應當廣博地涉獵還是專精地研習呢?」

  

  顔之推:「學術的興盛或頹(tuí)廢,是由時代的看輕或看重所致。漢代的賢人俊士,都通過研治一部經書來弘揚聖人的道術,上明天時的變化,下統人事的樞要,憑此登上卿相之位的人非常多。但末世以來,就不再如此了,末世的讀書人空守著章句,只是誦習老師的言論,如果要將所學的學問施用在世務上,則沒有一個地方能派上用場。所以士大夫的子弟們,都以廣博的涉獵為可貴,不願意僅跟著儒生學習經義。」

  

  思魯:「父親,難道博聞強記不好嗎?」

  

  顔之推:「思魯,你且聽我接著爲你講。梁朝皇孫以下的子弟,一到童年时期,就必須先入學讀書,來觀察他的志向,等出仕以後,便再隨從文職事務的官員學習,幾乎沒有不能畢業的。士大夫們在這方面有成就的,就有何胤(yìn)、劉瓛(huán)、蕭子政等人,他們還兼通文史的義理,不僅僅是會講說而已。在洛陽也聽說有崔浩、張偉、劉芳,鄴(yè)下又出了一位邢子才。這四位大學者,雖然喜好經術,同時也是以才學淵博而獨具名望的。

  以上這些賢人,都可以稱得上是一時之選,除此以外,大多都是屬於田野間不足稱道的人,他們言辭鄙俚(lǐ)陋劣,行爲愚昧無知,而且頑固地妄自裁決,其實一點能耐也沒有。向他請問一個字,往往用幾百個字回答,如果再進一步的向他詢求意旨所在,有的根本說不出要點來。

  因此,鄴下有俗諺(yàn)說:『有一位博士要買驢,寫滿了三張紙,還沒有見到一個驢字。』假使你們以這樣的人為老師,那真要令人連氣都無法喘息了。」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學術的興衰,隨世俗的轉變,由簡而繁,遂失其要,使學術失去應有的功用。在博覽的同時,應當把握住機要,如此方可有助於事功。」

  

  顔之推:「思魯,你説的沒錯,做學問應當善於把握機要。孔子說:『只要努力學習,一旦學成致用,俸祿自然就可獲得。』現在的人辛勤於無益的事情,恐怕稱不上是真正的學業。聖人的書籍,用來作爲設立學校教學的標準,只求能明了通達熟練經文,粗略地通曉注解的意義,常使我們的言行能與經書的義理相應、暗合,也就足以處世為人了;為何一定要將《孝經》首句『仲尼居』三個字的意義寫滿兩張紙,而對於其中的『居』字,有的說是指『燕寢』,有的說是指『講堂』,這個字究竟是何所指,而爭持不下呢?即使在這方面得到勝利,又能得到什麽益處呢?

  俗世間的讀書人,不知廣博地涉覽各方面的書籍,經書、緯書以外,也只不過再讀一些疏解經義的義疏罷了。當初北齊史學家魏收擔任議曹官時,和諸位博士議論宗廟禮制的事情,引據《漢書》來作證明,博士們用譏笑的語氣說:『從來沒有聽說《漢書》能夠證明經書中的道術。』魏氏雖然很生氣,卻不再辯説,拿出

  

  顔之推:「思魯,光陰是最值得珍惜的,就像流水一樣一去永不復返。讀書應當博覽,並能掌握最精要的部分,才可以用來完成我們的功業啊!」

  

  思魯:「感謝父親教誨,孩兒明白了。幼年讀書,自是良機;老年奮發,猶有所成。讀書當把握機要,內化於心,不可執著于形式;同時亦應博覽,以免深陷淺陋之囹圄(líng yǔ)。父親教誨,孩兒謹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