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
已播5007 共73集 更新:2023-01-31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82
選集:
1~60 61~73
1第1集 家訓始祖顏之推和他的三孩家庭 2第2集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3第3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白話文) 4第4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原文) 5第5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白話文) 6第6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原文) 7第7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白話文) 8第8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原文) 9第9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白話文) 10第10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原文) 11第11集 再婚須謹慎(白話文) 12第12集 再婚須謹慎(原文) 13第13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白話文) 14第14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原文) 15第15集 不奢不吝,樂善好施(白話文) 16第16集 妻賢母良,忠孝興邦(白話文) 17第17集 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白話文) 18第18集 敬慎不敗也(白話文) 19第19集 敬慎不敗也(原文) 20第20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21第21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原文) 22第22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白話文) 23第23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原文) 24第24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25第25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原文) 26第26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白話文) 27第27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原文) 28第28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白話文) 29第29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原文) 30第30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31第31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原文) 32第32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白話文) 33第33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文) 34第34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白話文) 35第35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原文) 36第36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白話文) 37第37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原文) 38第38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39第39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原文) 40第40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白話文) 41第41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原文) 42第42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白話文) 43第43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原文) 44第44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白話文) 45第45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原文) 46第46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白話文) 47第47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原文) 48第48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49第49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原文) 50第50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白話文) 51第51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原文) 52第52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白話文) 53第53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原文) 54第54集 行高者,名自高(白話文) 55第55集 行高者,名自高(原文) 56第56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白話文) 57第57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原文) 58第58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白話文) 59第59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原文) 60第60集 從善去惡,靜待時機(白話文)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顏之推:「思魯,你過來,今天為父要和你談一談對待聖哲賢才的態度。聖賢立德、立功、立言,以範世、救世、醒世。世間若無聖賢,則日月之道孰昭,家國天下孰立,萬古文脈何以為繼?思魯,你一定要明瞭聖賢的可貴。」

  思魯:「好的,父親。一直以來,孩兒心中都對聖賢君子思慕有加,但孩兒發現,聖賢人可遇而不可求,實在是稀有難逢啊。」

  顏之推:「思魯,你說的沒錯。古人說:『要經過千年才有一位聖人,這情景就像朝暮一樣的短暫;要經過五百年才有一位賢人,這情景就像比肩似的接近。』這是說見到聖賢竟是如此難得。在這種情況下,倘若遇到一位不尋常的明達君子,又怎麼可以不欽慕景仰而依附於他呢?我生於亂世,在戰爭中成長,由於常常流離失所,耳聞眼見的君子已經很多;凡是所遇到的名賢,我就從來沒有不傾心仰慕於他的。」

  

  思魯:「父親,孩兒若是有幸遇到聖賢,也一定會像您一樣恭敬禮待,至心求教。孩兒还想請教您,親近賢德之人有什麼樣的益處呢?」

  顏之推:「思魯,人在年少時,心志情緒尚未穩定,凡所親近熟悉的人,無不受其薰炙、漸漬、陶冶、濡染,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雖無心學習,可時日一久,在不知不覺中也就自然相似了;更何況是有心的去操持踐行其藝能,彰明較著的修治學習的呢?所以和善人居住在一起,就像進入了長著芝草和蘭草的屋中,時間一久,自然芳香;和惡人居住在一起,就像進入了賣鮑魚的市場一樣,時間久了,也就自然腥臭。墨子看見即將要染色的絲織品就感到悲痛,也是這個道理。因此,君子一定要小心謹慎的結交朋友。孔子說:『不結交仁德不如自己的人。』像顏淵、閔子騫這樣的賢人,如何能時常遇到!只要是比我好的人,便值得尊重。」

  

  思魯:「好的父親。『墨悲絲染,詩讚羔羊』,只有接近聖賢人,才能使自己達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父親,那怎樣才能發現聖賢人呢?」

  顏之推:「思魯,你要知道,賢能之人很可能就在你的身邊。世人大多都不明瞭通達事情的真相,往往重視耳聞而忽視眼見,看重遠古而輕視近今。很多人因為年少時在一起長大,言行舉止毫不拘謹,其中就算有賢明俊哲,也每相親近戲耍,不加敬重;如果是他鄉異縣的人,只要稍具名聲,就會伸長脖子,踮起腳後跟,無比急切的仰望他。而實際上,如果和從小一起長大的賢哲比較其高下,考驗其優劣,或許他鄉異縣的人還不如年少時一起長大的賢哲呢!所以魯國人稱呼孔子為東家丘。從前虞國的賢大夫宮之奇,因年少時長養於宮中,常和虞君生活在一起,所以虞君不採納他的諫言,以至於亡國。類似這種重遠賤近的事情,不可不注意啊。」

  

  思魯:「父親,孩兒明白了。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若是賢明俊哲,孩兒絕不能與其戲弄玩笑,以免造成過失,應當對他尊敬禮待,效仿他的善行。」

  顏之推:「嗯,思魯,你說的沒有錯。對於聖賢君子,人們不僅僅會效仿他們的行誼,還經常會引用他們的言論。如果引用別人的言論,而又懲罰那個人,這是令古人感到羞恥的。我們即使有一言一行取用於人,都應當加以表明陳述,不可竊取他人的美辭當作自己的言論;即使是地位輕賤的人,也依然要歸功於他。偷竊別人的財物,尚且要受刑法的處罰;如果是竊取他人的美辭,是要受到鬼神所譴責的。

  梁孝元帝以前在荊州時,有一位叫丁覘的人,他擅長撰寫文章,特別精於草書和隸書,於是孝元帝就將書記的工作全部由他掌管。由於丁覘的官職較低,沒有得到多數人的重視。當時的人說:『丁君寫了十張紙,還不敵王褒(西漢辭賦家)的幾個字。』

  而我卻非常喜愛丁覘的手跡,常當作寶物看待。孝元帝曾派典籤官送文章給祭酒(國子監主管)看,祭酒問:『君王近來所賜書信及所寫的詩文真是一把好手,這人是誰?怎麼一點聲望都沒有?』典籤官據實回答。祭酒感嘆說:『此人的造詣後生難以比及,竟然得不到世人的稱許,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於是聽到此話的人,才又逐漸的對丁覘刮目相看。丁覘逐漸官至尚書儀曹郎,後來為晉王侍讀,跟隨晉王順江東下。江陵淪陷後,丁覘的簡冊書牘湮沒散落,不久後死於揚州。先前輕視他的人,後來就是想得到他的一紙也是不可能了。思魯,你一定要把這些都記在心裡,避免類似的過失啊!」

  思魯:「感謝父親教誨,孩兒謹記於心。孩兒以後會更加敬重聖賢君子,不敢輕視怠慢,更要虛心求教。而竊取他人美辭的行為,是堅決不可取的。孩兒會把父親的教誨傳之於後,使顏家形成敬聖慕賢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