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
已播5007 共73集 更新:2023-01-31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82
選集:
1~60 61~73
1第1集 家訓始祖顏之推和他的三孩家庭 2第2集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3第3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白話文) 4第4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原文) 5第5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白話文) 6第6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原文) 7第7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白話文) 8第8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原文) 9第9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白話文) 10第10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原文) 11第11集 再婚須謹慎(白話文) 12第12集 再婚須謹慎(原文) 13第13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白話文) 14第14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原文) 15第15集 不奢不吝,樂善好施(白話文) 16第16集 妻賢母良,忠孝興邦(白話文) 17第17集 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白話文) 18第18集 敬慎不敗也(白話文) 19第19集 敬慎不敗也(原文) 20第20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21第21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原文) 22第22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白話文) 23第23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原文) 24第24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25第25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原文) 26第26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白話文) 27第27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原文) 28第28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白話文) 29第29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原文) 30第30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31第31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原文) 32第32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白話文) 33第33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文) 34第34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白話文) 35第35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原文) 36第36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白話文) 37第37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原文) 38第38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39第39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原文) 40第40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白話文) 41第41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原文) 42第42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白話文) 43第43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原文) 44第44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白話文) 45第45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原文) 46第46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白話文) 47第47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原文) 48第48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49第49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原文) 50第50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白話文) 51第51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原文) 52第52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白話文) 53第53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原文) 54第54集 行高者,名自高(白話文) 55第55集 行高者,名自高(原文) 56第56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白話文) 57第57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原文) 58第58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白話文) 59第59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原文) 60第60集 從善去惡,靜待時機(白話文)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顏之推:「愍楚,你過來,為父今天要跟你講一講父母去世後避親諱這方面的事情。父子有親是人倫之本,孝子與逝世的父母生死兩隔,心中有所悲慟感傷,就通過避親諱以表達對雙親的追思崇敬之情,是合乎天道的。」

  

  愍楚:「是啊父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即使在父母去世之後,孝子們心中也念念不忘父母的恩德,通過服喪以及避諱來疏解內心的悽愴悲慟,實屬人之常情。」

  

  顏之推:「愍楚,你說得不錯。《禮記.雜記》說:『免除親喪以後,如果在路上遇見容貌與父母相似的,目光就會瞿然驚恐;聽到名字與父母相同的,心中也會瞿然驚恐。』因為有所觸發感動,致使心、眼悽惻傷痛;這種情景假如是發生在平常的環境中,又從容而有空閒,偶然遇到,當然會情不自禁的表露出悲戚之情。

  若是悲傷的情緒實在不可避免,也應當盡量控制自己。這就好比伯叔兄弟之間,在形貌上非常類似先人,在這種情況下,你能一輩子都痛不欲生,和他們隔絕不見面嗎?」

  

  愍楚:「是的父親,就算是為了盡孝,在行為上也不能太過。」

  

  顏之推:「是的愍楚,《禮記.曲禮上》也說:『在文章中不避親諱,在廟中尊祖前不避親諱,在國君前不避親諱。』由此可知,當聽到先人名字的時候,必須先有一番斟酌,不一定都要匆忙的避開啊。就像梁代的謝舉,非常有聲譽,他只要一聽到先人的名字,必然會哭泣,反為世人所譏笑。在江蘇江都,有一位讀書人避諱「審」字,可他恰好與一位姓沈的朋友交情篤厚。姓沈的這位朋友為了不讓他難過,每次給他寫信時,就僅寫名而不寫姓,這種行為是違反人之常情的。」

  

  愍楚:「父親,孩兒明白了。避諱是孝心的體現,但也要適時、適地、適情,若是呆滯刻板,違反常情,也是不可取的。」

  

  顏之推:「愍楚,你理解得很好,什麼事情都要適當。我再跟你講一個反例。山東莒縣的臧嚴,有一個兒子叫臧逢世,不僅好學,而且品德修養也好,從不辱沒家風,非常值得稱許。當梁孝元帝奉命治理江西江州的時候,就派遣臧逢世前往建昌,督察地方上的事務。

  地方上的民眾都爭著給臧逢世寫信,因此每天辦公的几案上都堆滿了信件。只要是書信中有「嚴寒」二字的,臧逢世一定會對著書信流淚,不再審視處理其他的事情,因而荒廢了公事,以致引起了人們的怨恨與驚擾,結果竟因不能辦事而被調回來。這些都可說是錯誤的事例,不能不引以為戒啊!」

  

  愍楚:「父親所言極是。孩兒還想請問您,在避諱時,應當用什麼樣的字來代替原字比較合適呢?」

  

  顏之推:「所有關於避諱的事情,在用字上都應該以意義相同的字來替代。如齊桓公名小白,所以博具之一的五白就改稱為五皓;漢厲王名長,所以樂器中的琴瑟,就以修短代指長短。但從沒有聽說過把布帛稱呼為布皓,把腎腸稱呼為腎修的。南朝梁武帝蕭衍小名阿練,之後他的子孫都稱練為絹;於是就把銷煉物說成為銷絹物,這恐怕就違背銷煉一詞的意義了。有的人避諱雲字,於是就稱紛紜為紛煙;也有避諱桐字的,竟然稱呼梧桐樹為白鐵樹,像這種避諱所採取的態度,便好似兒戲嬉笑了。」

  

  愍楚:「感謝父親教導,孩兒明白了。避諱有道,道於中通;守孝莫愚,取乎圓融。為了追思先人而避親諱,是孝道的體現,但也要因時而異,因事而變,活活潑潑,切不可呆滯刻板,惹人談笑。孩兒一定會把父親的教誨都謹記於心,並傳之於顏家的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