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
已播5007 共73集 更新:2023-01-31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82
選集:
1~60 61~73
1第1集 家訓始祖顏之推和他的三孩家庭 2第2集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3第3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白話文) 4第4集 我為什麼要寫家訓(原文) 5第5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白話文) 6第6集 訶責與嘉獎同樣重要(原文) 7第7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白話文) 8第8集 這樣的愛,反而是害(原文) 9第9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白話文) 10第10集 手足之情,分形連氣(原文) 11第11集 再婚須謹慎(白話文) 12第12集 再婚須謹慎(原文) 13第13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白話文) 14第14集 治家宜寬嚴有度(原文) 15第15集 不奢不吝,樂善好施(白話文) 16第16集 妻賢母良,忠孝興邦(白話文) 17第17集 嫁女擇佳婿,娶媳求淑女(白話文) 18第18集 敬慎不敗也(白話文) 19第19集 敬慎不敗也(原文) 20第20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白話文) 21第21集 避諱有道,過猶不及(原文) 22第22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白話文) 23第23集 與子萬金,不如賜子佳名(原文) 24第24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白話文) 25第25集 稱名蘊尊意,終身荷敬誠(原文) 26第26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白話文) 27第27集 隱諱兮,離殤幽幽;稱呼兮,禮尚悠悠(原文) 28第28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白話文) 29第29集 合乎孝悌 不悖禮義(原文) 30第30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白話文) 31第31集 古來聖賢多寂寞,山高水長願相隨(原文) 32第32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白話文) 33第33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原文) 34第34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白話文) 35第35集 師法先賢,志在千秋(原文) 36第36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白話文) 37第37集 人為什麼要讀書(原文) 38第38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白話文) 39第39集 當下,即是學習的最佳時機(原文) 40第40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白話文) 41第41集 勤學苦讀,變化氣質(原文) 42第42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白話文) 43第43集 獨學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原文) 44第44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白話文) 45第45集 嚴謹治學 多方查證(原文) 46第46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白話文) 47第47集 謹言慎行 謙虛處世(原文) 48第48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白話文) 49第49集 人貴自知 清操自勵(原文) 50第50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白話文) 51第51集 文質彬彬,然後文章(原文) 52第52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白話文) 53第53集 寫作詩文,當雅俗共賞(原文) 54第54集 行高者,名自高(白話文) 55第55集 行高者,名自高(原文) 56第56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白話文) 57第57集 德至名歸千古頌,苦慕虛名一場空(原文) 58第58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白話文) 59第59集 腳踏實地,實幹興邦(原文) 60第60集 從善去惡,靜待時機(白話文)

他给三孩起的名字,意义深远

  孝是中華文化根,敬是中華文化本,落實在孝親尊師。顏氏的家教端在於此,顏之推一生流離失所,卻念念不忘慎終追遠,為了讓父母的墳墓改葬在家鄉,甘冒生命危險也在所不惜,這是孝敬;他給兒孫起名,皆示以不忘本:顏思魯,以寄懷舊鄉;顏愍楚,以志思故國;顏師古,以古聖先賢為師,這是追遠。

  《顏氏家訓》可以說是顏之推在憂世傷生中寫就的,這是讀書人念念不忘家國的赤子之心。他所處的時代,中原地區出現胡化,孝悌忠信的教育被大大忽視。即使是漢朝的天子,也喜歡穿外國人的衣服;許多漢人居住的地區也以胡人文化為主導,不重視家教,輕視五倫五常。

  隋朝一統天下,飽經風霜的顏之推已步入晚年。他非常渴望隋朝能夠讓四海重歸清平,便立即上書隋文帝,「考尋古典,制禮作樂」,以弘先王之道,開萬世之太平,並且鄭重介紹了梁朝的禮樂有很多可取之處。顏之推做為梁朝舊臣,提出這個建議是有著現實依據的,梁朝禮樂的可讚之處,便是重視雅樂與講學。

  若隋文帝重視雅樂,大興講學,而不是鼓勵征伐,則天下歸心,隋末之喪亂或可避免!遺憾的是,從漢亡至隋朝再次統一,已歷經三百年的亂世,隋文帝沒能看懂顏之推的奏摺,未能實行。顏之推感嘆道:「今雖混一,家道罄窮」。

  顏之推在《家訓》中回憶,梁朝在全盛時,社會上的精英子弟,只知道穿華麗的衣服、塗脂抹粉,而不知道繼承家學。這令顏之推感到非常擔憂,為次子起名為愍楚,其愛國愛鄉的情懷,此中可見。

  這也許就是梁朝的文化雖居六朝之首,卻國祚短促的原因所在吧。年輕一代因失家教而變得輕浮,因私心日長而無法維繫家和,原本一族共居的大家庭分崩離析。若能明白這個道理,便能體會到顏之推不計千辛萬苦而作《家訓》的良苦用心。

  教育包括三個方面: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主要方面,學校、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輔助。以梁朝為例,之所以無法繼承勤儉的家風,則在於家學之不繼。所幸的是,顏氏家族在千里南下,又因梁亡而舉家北遷,在顛沛流離之際,依然保持其家風、家學,全在於顏之推苦心堅持,不敢忘本。

  顏之推在《家訓》中記錄,顏家的晚輩,「曉夕溫凊」,即早晚問候長輩;「規行矩步」,即步從容、立端正;「安辭定色」,即神態安定、言語得當。族中的長輩對晚輩則「賜以優言」,即勸諭策進;「問所好尚,勵短引長」,即幫助他們長善救失;「莫不懇篤」,都非常懇切的教育後代。這樣的傳統文化大家庭,多麼溫馨,多麼美好!

  顏之推一生背井離鄉,目睹人民失教、生活困頓,益發懷念傳統文化的大家族,懷念家族對他的關愛和提攜,念念都期望將這樣的家風、家教承繼下去。他說:「慈兄鞠養,苦辛備至」,追思兄長;「平昔之指,銘肌鏤骨,非徒古書之誡,經目過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為汝曹後車耳」。他報恩的方式便是撰寫《家訓》,以期聖賢家學傳承不墜,清白家風由此護佑家中晚輩,繼而整個家族化導一方。

  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不僅僅是家庭教育,更是家族教育;不僅包括了人格養成的教育,更有學問方面的啟蒙教育、基礎教育,這是《顏氏家訓》顯示出來的重要信息。

  可見,《顏氏家訓》不僅僅是一部家訓,更是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設教之縮影,被後世推舉為家訓第一書。傳統文化教育的三個方面,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本《家訓》中均有涵蓋。

  家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有決定意義的方面,內容有三:用於修身立德的倫理、道德教育;用於斷惡修善的因果教育;以及傳統學術的基礎教育(文字學、基礎經學)。這三個方面,既是一個家族家風、家道、家學的具體體現,更是一個國家得以代出人才,實現治世的必經之路。

  總之,在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時代,學習傳統家訓,在每個家庭中恢復傳統文化的家庭教育,既是當務之急,更是長久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