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已播4099 共34集 更新:2024-06-1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57
選集:
1第1集 敬姜論勞逸(白話文) 2第2集 敬姜論勞逸(原文) 3第3集 岳陽樓記(白話文) 4第4集 岳陽樓記(原文) 5第5集 卜居(白話文) 6第6集 卜居(原文) 7第7集 石碏諫寵州吁(白話文) 8第8集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 9第9集 顏斶說齊王(白話文) 10第10集 顏斶說齊王(原文) 11第11集 对楚王问(白話文) 12第12集 对楚王问(原文) 13第13集 我們是明智的人嗎?(白話文) 14第14集 我們是明智的人嗎?(原文) 15第15集 怎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疼愛(白話文) 16第16集 怎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疼愛(原文) 17第17集 君子之交淡如水(白話文) 18第18集 君子之交淡如水(原文) 19第19集 管理者,應該寬容還是嚴格?(白話文) 20第20集 管理者,應該寬容還是嚴格?(原文) 21第21集 為什麼德行高尚的人常受到毀謗?(白話文) 22第22集 為什麼德行高尚的人常受到毀謗?(原文) 23第23集 深入經典,體會聖賢真實義(白話文) 24第24集 深入經典,體會聖賢真實義(原文) 25第25集 二千四百年前的國慶致辭(白話文) 26第26集 二千四百年前的國慶致辭(原文) 27第27集 舉杯祝酒的來歷(白話文) 28第28集 舉杯祝酒的來歷(原文) 29第29集 為什麼祭祀這麼重要?(白話文) 30第30集 為什麼祭祀這麼重要?(原文) 31第31集 又是一年清明至(白話文) 32第32集 又是一年清明至(原文) 33第33集 此生必讀的悌讓故事(白話文) 34第34集 此生必讀的悌讓故事(原文)

顏斶說齊王

  顏斶,戰國時代齊國處士。齊宣王,姓田,名辟疆。在位十九年(公元前三一九年——三〇一年)。

  戰國時代,士風卑下,大都畏權懼勢,好名貪利。但本文所記述的顏斶就是一個例外。他堅持士貴於王的理念,不屈從於齊宣王的頤指氣使、無禮對待,也不受利祿籠絡,寧願遠離權勢,歸真返璞,表現出不畏權勢、不慕名利的高貴情操。

  

  有一天,齊宣王召見顏斶,說:「斶,上前來。」

  顏斶也說:「大王,上前來。」齊宣王不高興。

  左右侍臣說:「大王是君,你是臣。大王叫你上前,你也叫大王上前,這樣可以嗎?」

  齊宣王氣的變了臉色,說:「君王尊貴呢?還是士人尊貴呢?」

  顏斶回答說:「士人尊貴,君王不尊貴。」

  齊宣王說:「有說法嗎?」

  顏斶說:「有。從前秦國攻打齊國,下令說:『膽敢到柳下季墳墓五十步內去砍柴割草的人,一定處死,絕不寬赦。』又下令說:『誰能得到齊王的腦袋,封萬戶侯,賜黃金一千鎰。』由此看來,一個活著的君王腦袋,還不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說:「唉!君子哪裡是可以怠慢的呢?寡人只是自取其辱而已!請您收我為弟子。只要顏先生和寡人交往,以後您吃的是牛羊豬肉,出門一定坐車,妻子兒女一定衣服華麗。」

  顏斶辭謝而去,說:「玉生在山上,經玉工雕琢就被破壞了,雕琢過的玉並不是不珍貴,只是璞石的本質已經不完整了。士人生在鄉野,一旦被推薦選拔就有祿位,並不是不尊貴顯達,只是精神形體已經不能保全了。斶希望能夠回去,情願遲些吃飯,可以當作吃肉一般;安閒地步行,可以當作坐車一般;不犯罪過,可以當作富貴一般;清淨正直,可以自得其樂。」說完便再次拜謝,告辭而去。

  君子說:「顏斶可算是知足的人了。能返璞歸真,那就一生不會蒙受恥辱了。」

  

  齊宣王與顏斶之間,由於對彼此關係的認知有所差異而產生言辭不相投合。就齊宣王而言,他自認乃一國之尊,可以頤指氣使,所以他要「斶前」;顏斶「王前」的回應,可以說完全出乎齊宣王的意料,所以齊宣王「不說」。當顏斶進一步說出「與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時,可以說君王的權勢已遭到蔑視,所以齊宣王「忿然作色」;而「王者貴乎?士貴乎」的一問,形同攤牌,完全是一副盛氣凌人的口氣。

  就顏斶而言,他不但無視於齊宣王的傲慢,不理會他的不悅和忿然作色,反而因齊宣王情緒的逐漸激動,更為淋漓盡致、不留餘地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他所堅持的理念,也可看作是對齊宣王的直諫。「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固然言之有據,但在齊宣王忿然而問的情況下,這樣的結論,對顏斶而言,是極為不利的。二人的認知差異,隨著言辭的答問,造成逐步繃緊的衝突對立。

  齊宣王後來承認錯誤,願意受教,使得緊張緩和;齊宣王退一步表示願意施予榮利,一改之前的以勢壓人。至此,衝突似乎已經化解,也可以在利的衡量下,取得一致,或各取所需。但「顏斶辭去」的反應,卻出人意料。

  其實,齊宣王雖認錯示好,但其潛意識仍是高高在上,並非真正體會顏斶「士貴於王」的理念。從以勢壓人到以利誘人,看似不同,其根本心態卻是一樣的:權勢榮利,操之在我。所以顏斶後來「再拜而辭去」,更凸顯出他高貴的士人品格。在那個士風卑下的時代,更加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