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
已播4099 共34集 更新:2024-06-1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57
選集:
1第1集 敬姜論勞逸(白話文) 2第2集 敬姜論勞逸(原文) 3第3集 岳陽樓記(白話文) 4第4集 岳陽樓記(原文) 5第5集 卜居(白話文) 6第6集 卜居(原文) 7第7集 石碏諫寵州吁(白話文) 8第8集 石碏諫寵州吁(原文) 9第9集 顏斶說齊王(白話文) 10第10集 顏斶說齊王(原文) 11第11集 对楚王问(白話文) 12第12集 对楚王问(原文) 13第13集 我們是明智的人嗎?(白話文) 14第14集 我們是明智的人嗎?(原文) 15第15集 怎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疼愛(白話文) 16第16集 怎樣才是對孩子真正的疼愛(原文) 17第17集 君子之交淡如水(白話文) 18第18集 君子之交淡如水(原文) 19第19集 管理者,應該寬容還是嚴格?(白話文) 20第20集 管理者,應該寬容還是嚴格?(原文) 21第21集 為什麼德行高尚的人常受到毀謗?(白話文) 22第22集 為什麼德行高尚的人常受到毀謗?(原文) 23第23集 深入經典,體會聖賢真實義(白話文) 24第24集 深入經典,體會聖賢真實義(原文) 25第25集 二千四百年前的國慶致辭(白話文) 26第26集 二千四百年前的國慶致辭(原文) 27第27集 舉杯祝酒的來歷(白話文) 28第28集 舉杯祝酒的來歷(原文) 29第29集 為什麼祭祀這麼重要?(白話文) 30第30集 為什麼祭祀這麼重要?(原文) 31第31集 又是一年清明至(白話文) 32第32集 又是一年清明至(原文) 33第33集 此生必讀的悌讓故事(白話文) 34第34集 此生必讀的悌讓故事(原文)

此生必讀的悌讓故事(白話文)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兄弟之間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的典範故事層出不窮,千百年來廣為流傳,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出自春秋時期公羊高所撰的《公羊傳》,記述了春秋時代吳王壽夢最小的兒子季札與其兄長們之間的故事。

  在春秋時代,位於南方的吳國,在中原諸候眼中,一向被輕視為夷狄之邦,因此《春秋》記載吳國史事,向來只稱「吳」,而不提其君王或大夫,凡有提到吳君,都貶稱「吳子」。然而,本篇的記載為什麼有君王、有大夫呢?因為這是讚美季子辭讓君位的高尚德行。榮華富貴是人們所孜孜以求的,然而連君位都能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當時的吳王壽夢,有謁、餘祭、夷昧和季札四個兒子,是同母的四兄弟。其中季札年紀最小,但是最有德能。因此,三個哥哥都非常疼愛他。吳王壽夢死後,三兄長都一致希望立季札為國君。然而,按照古代慣例,必須先由最年長者來繼承王位。而且,三位兄長知道季札為人謙恭,因此,大哥謁說:「現在若是倉促地把君位讓給季子,季子一定是不會接受的。請大家不要傳位給兒子而傳給弟弟,我們三兄弟輪流做國君,這樣就可以把君位順利傳給季子了。」大家都說好。

  因此這幾個兄弟輪到做國君的,都很勇敢而不怕死,希望趕快壽終,傳位給季子。飲食時一定禱告說:「上天如果有意保全吳國,請快降災禍給我。」所以謁死後,餘祭繼位。餘祭死後,夷昧繼位。不久,夷昧又死了,那國君就該順理成章地傳給季子了。

  然而,不巧的是,當時季子正出使在外,不在吳國。由於僚是子侄中年紀最大的,因此,就讓僚即位了。等到季子出使回來,僚已經做了國君。

  僚的弟弟闔廬很不服氣僚做國君,他說:「先君之所以不傳位給兒子而傳給弟弟,都是為了季子啊!如果遵從先君的遺命,那麼君位應該傳給季子。如果不遵從先君的遺命,那我就該做國君。僚怎麼可以做國君呢?」於是,闔廬命專諸刺殺僚,而要把君位交給季子。

  沒想到季子不接受,他說:「你殺了我的國君,如果我接受你的君位,這便是我和你共謀簒位了。你殺了我哥哥的兒子,如果我又殺了你,這是父子兄弟相互殘殺,這樣下去永遠沒完沒了啊!」說完,季子就離開都城到延陵去,終身不回吳國。

  

  聽眾朋友們,聽了春秋吳國季子兄弟之間的悌讓故事,您有什麼感觸呢?為了滿先父的遺願,讓弟弟季子順利繼承王位,謁、餘祭、夷昧幾位兄長竟然期望自己早點死去,這是何等的孝心,又是何等的兄弟情誼。

  然而,面對王位的誘惑,季子絲毫不為所動,而是念念想到父子、兄弟、親人之間的血濃於水的情誼。季子最終選擇了退讓,選擇了離開,選擇了一條通往人性光輝的大道。

  在《論語·里仁》中,孔子說:「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以王位繼承而言,歷代莫不有其規範,但也往往出現「竊國者為諸候」的事例,出現「父子兄弟相殺」的慘劇。相較之下,季子讓國的難能可貴,豈不昭然可知?

  季子四兄弟本是夷狄之邦,地位卑微,卻因無私大愛、悌讓德風,而被載入史冊,名垂千古,足見悌讓之德不分貴賤,不分種族,人人本具。《孝經》中說: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

  

  詩曰:

  視榮華如糞土,惜仁義如金玉。

  處夷狄又何妨?存至德必昭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