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方法
已播2926 共70集 更新:2022-07-2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51
選集:
1~60 61~70
1第1集 從小養成對父母恭敬的態度(上) 2第2集 從小養成對父母恭敬的態度(下) 3第3集 關照父母的起居生活 4第4集 出入讓家人安心 5第5集 一點一滴做孩子的榜樣(上) 6第6集 一點一滴做孩子的榜樣(下) 7第7集 盡力做讓父母歡喜的事 8第8集 孝順父母,從愛護自己的身體開始 9第9集 什麼時候的孝,才更加難能可貴 10第10集 如何規勸父母 11第11集 勸諫要用對方法 12第12集 怎樣照顧生病的父母 13第13集 懷念,發自一個人的內心 14第14集 祭祖,為什麼要極盡誠敬? 15第15集 有一種感情叫同氣連枝 16第16集 經營好家庭的重要條件 17第17集 教孩子從夾菜開始 18第18集 客人來了,怎麼辦 19第19集 孩子學習才藝的目的 20第20集 路上遇到長輩,怎麼辦 21第21集 情義,在送別中流露 22第22集 與長輩相處時的進退之禮 23第23集 與長輩說話的分寸 24第24集 將愛屋及烏做到極致 25第25集 早起,最高級的人生態度 26第26集 愛惜身體也是孝 27第27集 著裝儀容為什麼這麼重要 28第28集 家裡的東西為什麼總是找不到 29第29集 當我們超過了對物質本身的需要 30第30集 孩子的健康從學會吃飯開始 31第31集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32第32集 大能力都從小地方開始扎根 33第33集 膽大心細,在生活細微處培養 34第34集 教孩子正確的做事心態 35第35集 教孩子正確的做事心態 36第36集 這些地方,不要帶孩子去 37第37集 打電話與拜訪的學問 38第38集 細節決定成敗 39第39集 我們是否在透支自己的信用度? 40第40集 我們是否在透支自己的信用度? 41第41集 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42第42集 「站位」很重要 43第43集 承諾,不可輕率 44第44集 當孩子講話不清楚時怎麼辦? 45第45集 如何走好人生這盤棋 46第46集 新年,做孩子的君親師 47第47集 見到別人的過錯怎麼辦? 48第48集 讓成長的喜悅伴隨我們一生 49第49集 平淡中有真味 50第50集 教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 51第51集 人生的轉變,從自身開始 52第52集 教孩子做坦坦蕩蕩的真英雄 53第53集 有仁愛之心的孩子最有福 54第54集 孩子的德行比才華更重要 55第55集 孩子的心胸多寬,成就就多大 56第56集 教孩子知道義、守仁義、懂情義、惜恩義 57第57集 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 58第58集 培養孩子包容萬物的心胸 59第59集 教孩子學會讚美 60第60集 教孩子勸善與規過的智慧

讓成長的喜悅伴隨我們一生-第48集

  為人父母者假如重視德行的培養,就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像《弟子規》裡面說的:「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慼」,人生不是不斷追求物質的享樂而已。假如父母都把「錢」擺在第一位,教出來的孩子也會重利輕義。我們對飲食、衣服、居住環境,甚至是所有物質享受都獲得了,人生就真的高枕無憂了嗎?

  一個只知道追求物質享樂的人,內心其實是非常空虛的。什麼樣的樂才能讓人歡喜、充實,並且是從內心散發出來的?是行善,因為行善最樂;還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成長的喜悅會伴隨著我們一生。

  中國有句成語叫:「德才兼備」。德在前,才在後,德比才更重要。近代有一位書法家被尊為草聖,叫林散之先生,他曾說過:「有德有才會愛才,無德有才會嫉才,有德無才會用才,無德又無才會毀才。」

  在戰國時期,秦國有一個宰相叫李斯,他是無德有才,他嫉妒他的師弟韓非子,還陷害他致死。不僅如此,他還陷害讀書人,他建議秦始皇焚書坑儒,燒毀歷代聖賢的典籍。後來李斯和他的家人都受到腰斬的刑法。

  所以我們培養孩子一定要首重德行,否則把孩子的才華培養得再高,他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因為嫉妒別人,內心一定很痛苦,而且也會造成自己人生很多的障礙,這是我們必須要謹慎對待的地方。

  所以「德行」才是人一生事業的根基。就像一棵大樹,根不紮好,它的樹幹長得愈高,樹蔭長得愈大,等一陣風吹過來就會連根拔起。一個人的罪業都是他意氣風發之時造下的,沒有德行的人等到他飛黃騰達的時候,就會做出很多錯誤的事情。所以德行是萬福的根基,有了這個根基,福才能立得安穩。

  老子曾遇到一個官員,這個官員問老子說:「我有兩個兒子,不知道以後老了該依靠哪一個?」

  老子就拿了一些錢放在桌上,然後對官員的大兒子說:「你只要打你父親一下,這些錢都是你的。」

  大兒子比較憨厚,低下頭說:「不行,怎麼可以打父親。」

  接著老子又對官員的小兒子說:「你只要輕輕打你父親一下,這些錢都是你的。」小兒子聰明伶俐,腦筋轉得特別快,馬上過去打一下,然後趕快把錢收到口袋裡。

  老子就對他說:「現在你知道晚年應該靠誰了。」

  後來這位官員的晚年確實是他的大兒子在照顧他,小兒子到其他地方做生意去了。結果他父親的死訊傳到小兒子那裡,小兒子卻說:「我來回要一段時間,不知要少賺多少錢。」後來連他父親的喪禮都沒去參加。

  老子很有智慧,可以從小孩的行為推測出他的存心,因為「重利者必輕義」,只要跟他的利益有衝突,他一定會先把利擺在第一位。

  所以孩子不長德行,真正是貽害家庭、社會,因此教育孩子要高瞻遠矚、以德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