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方法
已播2926 共70集 更新:2022-07-2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51
選集:
1~60 61~70
1第1集 從小養成對父母恭敬的態度(上) 2第2集 從小養成對父母恭敬的態度(下) 3第3集 關照父母的起居生活 4第4集 出入讓家人安心 5第5集 一點一滴做孩子的榜樣(上) 6第6集 一點一滴做孩子的榜樣(下) 7第7集 盡力做讓父母歡喜的事 8第8集 孝順父母,從愛護自己的身體開始 9第9集 什麼時候的孝,才更加難能可貴 10第10集 如何規勸父母 11第11集 勸諫要用對方法 12第12集 怎樣照顧生病的父母 13第13集 懷念,發自一個人的內心 14第14集 祭祖,為什麼要極盡誠敬? 15第15集 有一種感情叫同氣連枝 16第16集 經營好家庭的重要條件 17第17集 教孩子從夾菜開始 18第18集 客人來了,怎麼辦 19第19集 孩子學習才藝的目的 20第20集 路上遇到長輩,怎麼辦 21第21集 情義,在送別中流露 22第22集 與長輩相處時的進退之禮 23第23集 與長輩說話的分寸 24第24集 將愛屋及烏做到極致 25第25集 早起,最高級的人生態度 26第26集 愛惜身體也是孝 27第27集 著裝儀容為什麼這麼重要 28第28集 家裡的東西為什麼總是找不到 29第29集 當我們超過了對物質本身的需要 30第30集 孩子的健康從學會吃飯開始 31第31集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32第32集 大能力都從小地方開始扎根 33第33集 膽大心細,在生活細微處培養 34第34集 教孩子正確的做事心態 35第35集 教孩子正確的做事心態 36第36集 這些地方,不要帶孩子去 37第37集 打電話與拜訪的學問 38第38集 細節決定成敗 39第39集 我們是否在透支自己的信用度? 40第40集 我們是否在透支自己的信用度? 41第41集 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42第42集 「站位」很重要 43第43集 承諾,不可輕率 44第44集 當孩子講話不清楚時怎麼辦? 45第45集 如何走好人生這盤棋 46第46集 新年,做孩子的君親師 47第47集 見到別人的過錯怎麼辦? 48第48集 讓成長的喜悅伴隨我們一生 49第49集 平淡中有真味 50第50集 教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 51第51集 人生的轉變,從自身開始 52第52集 教孩子做坦坦蕩蕩的真英雄 53第53集 有仁愛之心的孩子最有福 54第54集 孩子的德行比才華更重要 55第55集 孩子的心胸多寬,成就就多大 56第56集 教孩子知道義、守仁義、懂情義、惜恩義 57第57集 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 58第58集 培養孩子包容萬物的心胸 59第59集 教孩子學會讚美 60第60集 教孩子勸善與規過的智慧

如何走好人生這盤棋-第45集

  少成若天性 習慣如自然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如何走好人生這盤棋。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善,即思齊」。我們看到善事,要主動去學習,甚至於主動幫忙。什麼是善?利益他人。我們要有一個善的準則才好判斷,《弟子規》是一個標準,所以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都離不開《弟子規》的教誨。

  《了凡四訓》這本書對於善的判斷講解得非常透徹。其中有提到打人、罵人是不是善?這要從根本看。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我們學習《了凡四訓》裡的道理,對自己乃至家庭都有莫大的幫助。

  人生就像一盤棋,而這盤棋如何走得好的規則,就是這本《了凡四訓》。當我們真正了解規則,縱使現在這盤棋並不好走,相信我們往後也會把它走得有聲有色,這才是人生的智慧與功夫。

  善惡的標準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

  第一、從真與假判斷。打人罵人是惡嗎?不一定。假如他打人、罵人是因為要喚醒那個人,這個存心是利益他人,所以也是善。所以我們那一巴掌打下去要確定對方能否清醒,假如不能就不要打,那會結怨。學問要學得靈活,要伺機而動,否則我們學了一、二個月,就可能產生很多障礙。

  讀書人對人很有禮貌、很恭敬是善嗎?假如他的目的是為了升官發財,都為了自己的私欲,那對人的禮敬也是虛偽的,所以也不是善。

  真善與假善要從存心去判斷。一念自私自利,縱使再有禮貌也是惡;一念利益眾人,縱使是打人罵人也是善的。

  第二、從是與非判斷。孔子有兩個學生,一個叫子貢,一個叫子路。子貢是大商人,常到其他國家做生意。魯國法律規定,發現有魯國人被賣到其他國家當奴隸的,可以花錢把他贖回來,國家再以同樣的贖金奉還。這個規定很好,帶動人民愛護自己的同胞兄弟。

  子貢剛好贖了人回來,官府要給他錢,他沒有接受。這個消息傳出去,一般人都覺得子貢好清高!錢都不收。這件事傳到了孔夫子的耳裡,夫子就跟子貢說:「你這樣做不恰當。現在的魯國,窮人佔大部分,有錢人佔極少數。假如你贖人不拿錢,當他們到了其他國家看到自己的國人,他們想到子貢都不拿錢,我贖回去拿錢好像比他矮一截。可是我不拿錢,可能生活都堪憂。所以他救人的時候就會有顧慮、有遲疑。假如一百個人當中有一個人因為遲疑而沒有贖人,我們就有過失!你這麼做會有流弊問題,往後有不好的影響,可能有人因此而不能回到自己的國家。」

  另外,子路有一天走在路上,遇到一個人掉進水裡快淹死了。子路非常正義,馬上跳到水裡把人救起來。這個人非常感謝子路,就把他的牛牽給子路,說:「這頭牛送給你。」子路也很歡喜的把牛牽走了。

  一般人覺得子貢不受贖金是優,子路做了好事還牽走牛,好像比較劣一等。但孔子看到子路,跟他說:「你這樣做是對的,往後一定有更多的人看到別人危急,都會奮不顧身去救人。」因為他們體會到善有善報。

  所以聖人都從大的方向思考問題,而非在一個點上,是善或非善還要考慮到以後的影響性。看當時好像是好的,但以後的害處很多,這種事也不能做;當做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多人不認同,但往後會利益社會國家,這種事要做。這是從流弊問題來考慮到善。

  三、從偏與正判斷。有一位宰相叫呂文懿公,他的名聲非常好,受百姓的尊重。在他辭官回鄉的路上,遇到了一個喝醉酒的人躺在路中間,還對呂公出言不遜,呂公的隨從要把這個喝醉酒的人帶去官府治罪。呂公因為存心仁厚,對隨從說:「我們繞道好了,不要跟他一般見識。」

  沒多久,呂公聽說這個醉漢被判了死刑,想起當初讓路給他是錯的。醉漢明明知道宰相來了,卻還敢擋路,肆無忌憚,所以後來才犯下死罪。呂文懿公這才警覺到,當初如果把醉漢送去官府小懲大誡,可能他不至於會犯下死罪。

  所以呂公存心仁厚是正,但因姑息了這個醉漢,結果反而不好,這種情況叫正中偏。

  有一次乾旱,整個地區都缺米糧,很多人就開始擅自搶一些員外的食物。這些員外去報告官府,結果官府也沒管。有個員外很怕他的米糧被搶光了,所以馬上把他家裡的僕人組織起來,拿著棍子開始去處罰這些搶劫的人。於是這些搶劫的人就有所畏懼沒有再作亂。當初這個員外想到的是自己的米糧,之後卻讓這些亂民不敢造次,所以這叫偏中正。心裡確實不是為了社會大眾,但後來卻影響了社會大眾,這叫偏中正。所以善有正有偏。

  四、從半與滿判斷。有一位女士把自己僅有的兩文錢布施出來,住持親自幫她懺悔。後來她入宮富貴後,拿了幾千兩黃金來,結果住持只派徒弟幫她迴向。因為從前她捐兩文錢是真心真意,是滿善;後面只是把她富貴當中的一點拿來捐,而且心已不如第一次那樣的真誠,所以這是半善。

  五、從大與小判斷。宋朝有一個人叫衛仲達,有一次他在睡覺的時候,被陰司帶到閻羅王那裡,閻羅王就說:「來,把他的善跟惡的記錄搬出來稱一稱,看哪個重、哪個輕?」結果把衛仲達的惡拿出來的時候,幾乎可以把一間房子都佔滿,而善只有一卷,像一根筷子一樣小小的。衛仲達一看很驚訝,就跟閻羅王說:「我還不到四十歲,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惡?」閻羅王就對他講:「只要你起心動念,不論是惡、是善陰間都有記錄。縱使沒做,但你的念頭裡常有惡念,才會這麼多。」衛仲達的善只有一卷,放上去一稱,那小小的一卷善錄反而比這麼多的惡還要重。

  衛仲達自己也很驚訝,說:「那一卷善到底是什麼?」就把它打開來看,原來朝廷要大興土木,一定會勞民傷財,衛仲達上奏摺建議皇上不要修三山石橋。衛仲達說:「我的建議皇上並沒有接納,為什麼也算是善?」閻羅王接著就跟他說:「你這一念是為了千千萬萬的人民著想,所以這個善非常的大。」善的大小最重要是在我們的心念。

  當我們了解如何判斷善,才能「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而且在行善的過程一定要記住「當仁不讓於師」,行善也要不落人後。有一句話講「不讓古人是謂有志」,意思就是說我們學習以古人為榜樣,要抱持著不輸給古人,甚至還要超過古人。

  這不是傲慢,我們思考一下,今天你為人父母,假如你兒子跟你說:「爸爸,我這一輩子不可能超過你。」你高不高興?你會說:「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什麼都不懂,現在我已把這麼多經驗都告訴你了,你還說不要超過我。」當父親的一定很難過。假如每個學習聖賢學問的人都說:「那都是聖賢人,我們都做不到。」老祖宗會說孺子不可教也。所以我們學習要有志向、志氣「不讓古人」。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