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方法
已播2926 共70集 更新:2022-07-2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51
選集:
1~60 61~70
1第1集 從小養成對父母恭敬的態度(上) 2第2集 從小養成對父母恭敬的態度(下) 3第3集 關照父母的起居生活 4第4集 出入讓家人安心 5第5集 一點一滴做孩子的榜樣(上) 6第6集 一點一滴做孩子的榜樣(下) 7第7集 盡力做讓父母歡喜的事 8第8集 孝順父母,從愛護自己的身體開始 9第9集 什麼時候的孝,才更加難能可貴 10第10集 如何規勸父母 11第11集 勸諫要用對方法 12第12集 怎樣照顧生病的父母 13第13集 懷念,發自一個人的內心 14第14集 祭祖,為什麼要極盡誠敬? 15第15集 有一種感情叫同氣連枝 16第16集 經營好家庭的重要條件 17第17集 教孩子從夾菜開始 18第18集 客人來了,怎麼辦 19第19集 孩子學習才藝的目的 20第20集 路上遇到長輩,怎麼辦 21第21集 情義,在送別中流露 22第22集 與長輩相處時的進退之禮 23第23集 與長輩說話的分寸 24第24集 將愛屋及烏做到極致 25第25集 早起,最高級的人生態度 26第26集 愛惜身體也是孝 27第27集 著裝儀容為什麼這麼重要 28第28集 家裡的東西為什麼總是找不到 29第29集 當我們超過了對物質本身的需要 30第30集 孩子的健康從學會吃飯開始 31第31集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32第32集 大能力都從小地方開始扎根 33第33集 膽大心細,在生活細微處培養 34第34集 教孩子正確的做事心態 35第35集 教孩子正確的做事心態 36第36集 這些地方,不要帶孩子去 37第37集 打電話與拜訪的學問 38第38集 細節決定成敗 39第39集 我們是否在透支自己的信用度? 40第40集 我們是否在透支自己的信用度? 41第41集 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42第42集 「站位」很重要 43第43集 承諾,不可輕率 44第44集 當孩子講話不清楚時怎麼辦? 45第45集 如何走好人生這盤棋 46第46集 新年,做孩子的君親師 47第47集 見到別人的過錯怎麼辦? 48第48集 讓成長的喜悅伴隨我們一生 49第49集 平淡中有真味 50第50集 教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 51第51集 人生的轉變,從自身開始 52第52集 教孩子做坦坦蕩蕩的真英雄 53第53集 有仁愛之心的孩子最有福 54第54集 孩子的德行比才華更重要 55第55集 孩子的心胸多寬,成就就多大 56第56集 教孩子知道義、守仁義、懂情義、惜恩義 57第57集 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 58第58集 培養孩子包容萬物的心胸 59第59集 教孩子學會讚美 60第60集 教孩子勸善與規過的智慧

承諾,不可輕率-第43集

  少成若天性 習慣如自然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想要和您分享的文章題目是:承諾,不可輕率。

  

  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事非宜,勿輕諾」,當我們很高興的時候,不可以隨便答應他人的要求,到時沒做到就會失信於人。大人常犯的就是一高興,孩子馬上察言觀色跟我們提要求,所以輕諾當中包含了太多對孩子的溺愛。

  我們在什麼時候特別容易答應小孩的要求?他考試考得好的時候。當考試考得好就可以要東西,無形當中我們已經在長養他的虛榮心,扭曲了讀書的目的。當孩子覺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我們都應該滿足他,他的欲望就會一天一天增長。

  欲是深淵,孩子從小欲望之門打開,就很難回頭了。

  有一個刑事案件,是一個年輕人,小時候父親常給他很多錢,所以他花錢習慣了。他上中學時一個月要花一、二萬。他父親有一天受不了,對他說:「以後不給你錢了。」還把他送去當兵。兩年之後回來他依然如故。他父親跟他劃清界限,不再拿錢給他,結果這個孩子僱了殺手去殺害他的父母。

  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要謹慎,「事非宜,勿輕諾」,不能長養孩子奢侈享受的習慣。「勿輕諾」,一是因為溺愛,二是沒有原則,父母給予的承諾都憑自己的好惡,想給就給,可能答應了以後,情緒變了又不給他,小孩對我們就沒有信任感。比如我們在打麻將,孩子過來跟我們要東西,然後我們跟他說:「好,你先不要吵,等我打完就給你買什麼。」以後孩子要東西都在我們打麻將或者很忙的時候,那就很麻煩。

  父母自己要勿輕諾之外,進一步也要教導孩子對他人勿輕諾。有一個小朋友,他送同學一枝鉛筆,那位同學很高興,拿了以後就把筆削一削開始書寫。隔天,那位小朋友來學校的時候,就問收他筆的同學說:「你今天跟不跟我玩?」他同學說:「我今天不跟你玩。」他說:「那你把筆還給我。」同學就把筆還給他。他又說:「我要那枝沒削過的。」同學又拿一枝沒削過的給他。他說:「不是這一枝,我就要一開始給你的那一枝。」

  這一幕正好被老師看到,機會教育來了,老師就過去告訴那位小朋友:「凡出言,信為先」,你已經把它送給別人,那個東西就不是你的,你不可以再跟人家要回來。所以你在答應別人之前,要先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做到,假如能力不足又答應別人,到時一定會失信。另外,還要考量你答應同學的事是否符合校規,如果校規不能這麼做,你還答應同學,這樣是不對的。所以要符合校規、符合國家法律,要從這些方面去思考。

  當別人有緊急狀況有求於我們時,我們也要穩下心來先把他這件事搞清楚。有時候對方很急,他的急又把我們的心帶動得很混亂,情急之下就答應了,到時候事情恐怕不是我們想像的這樣,所以急事還要緩辦。

  當對方要找我們幫忙,甚至要跟我們一起去做某件事時,也要考量:第一、他的能力夠不夠;第二、自己的能力夠不夠;第三、要看這件事各方面的緣分成不成熟,假如不成熟,我們很輕率的答應了,到時就進退兩難,也容易產生誤會。

  所以我們有善心,還要用理智去判斷才行。

  

  好了,今天就和您分享到這裡,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