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
播放中:第49集 今天,為什麼要紀念孔子?
已播8393 共63集 更新:2024-06-18
下載 詳情 點讚181
選集:
1~60 61~63
1第1集 福田心耕 2第2集 躬身入禮,扎實人生根基 3第3集 「知緣」「惜緣」「造緣」,抉擇不可重啟的人生 4第4集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 5第5集 你的力量裡,請一定要有理 6第6集 最好的待人之道,是你的本心 7第7集 世上最不能等的事情,是行孝 8第8集 夫妻相處守住一句真言,保證白頭偕老 9第9集 人生,最難的不是奮鬥,而是抉擇 10第10集 父愛如山,深遠而隱晦 11第11集 承傳千年文化,不忘百年初心 12第12集 幸福的愛情觀 13第13集 中國人為什麼要祭祖 14第14集 師者風範 15第15集 一輪明月共此時 16第16集 他的教誨,永遠是濟世良藥! 17第17集 大國胸懷,大國擔當! 18第18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9第19集 他的陵墓,對得上歷史對他的評價 20第20集 新年,從愛起航 21第21集 辛丑牛年,那些人,那些事 22第22集 元宵,點燃智慧的明燈 23第23集 這是妳最美的樣子 24第24集 人在做,天在看 25第25集 世上最偉大的愛 26第26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7第27集 給孩子最好的愛 28第28集 慈父的教誨 29第29集 紅色家風代代傳,修齊治平譜新篇 30第30集 友善的女子,幸福的人生 31第31集 中元節,我們用什麼告慰先祖? 32第32集 中秋節:月滿天心,孝滿人心 33第33集 感恩您,我的老師 34第34集 最恭敬的心,給最可敬的人 35第35集 和以報親恩 36第36集 2023年,從真愛自己開始 37第37集 回首如意過新年 38第38集 相信善良,收穫美好 39第39集 木鐸震長夜,法音醒世長 40第40集 好女子,家國安康 41第41集 祖先真的存在嗎? 42第42集 但得高堂樂無憂,便是兒女心安時 43第43集 智慧的父母,幸福的孩子 44第44集 父子有親,行穩致遠的人生根基 45第45集 端午丨無我的愛 46第46集 緬懷丨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活的經典 47第47集 中元節丨祭祀到底祭什麼? 48第48集 教師節丨好老師到哪里找? 49第49集 今天,為什麼要紀念孔子? 50第50集 中秋節丨福慧如月,和樂圓滿 51第51集 可愛的中國,可愛的人 52第52集 重陽節丨爸媽,請放慢老去的腳步 53第53集 冬至,為什麼要祭祖? 54第54集 新的一年,願您心想事成 55第55集 人有誠心天照應 56第56集 您有一個福袋,請接福 57第57集 元宵節,送你真正的快樂 58第58集 老師,我們想您了 59第59集 清明節,追思祖德傳家風 60第60集 母亲,您辛苦了

今天,為什麼要紀念孔子?-第49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今天的悅讀,我是主播靜慧。

  今天,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兩千五百七十四週年。紀念一個人,是因為他在我們的生命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比如父母,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恩德如山,我們自然念念不忘。

  而今天,我們要紀念一位兩千多年來,被後人譽為「萬世師表」的古聖先賢。我們不禁要反問,夫子究竟給予了我們什麼,值得世代子孫對他念茲在茲呢?

  以我的家庭為例,我的父親是古稀之年去世的,父親去世後,我開始著手編修家譜。我努力回憶父親生前對我們的教誨,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經常說的兩句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父親做過公務員,曾在管理人事的崗位工作,現在想來,父親直至退休,在工作中始終本分做事,應當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思想深入骨髓,成為他的護身符。

  我不知道這樣的思想觀念是什麼時候植入父親腦海中的。爺爺奶奶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也不能拿著四書五經去教育父親,讓他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等句子。

  但在老輩人那個時代,雖然物質貧乏,人們普遍都不富裕,但社會風氣卻很淳樸,老百姓的是非觀鮮明,羞於為非作歹。特別是農村,家家都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都相信「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古理。

  一般老百姓,縱然沒受過啟蒙教育,也能背幾句《增廣賢文》中的教誨,因為這就是他們日常的行為習慣,可以安身立命,終身受益。

  我父母這代人,為人處世,或多或少都受著傳統儒家思想潛移默化的影響。在生活中,凡是許諾過別人的事,他們一定會做到。

  記得有一次,父親因為兌現了一次口頭承諾,還專門給我們講了「孟母殺豬」的故事。

  孟子年幼時,有一天,鄰居家正準備殺豬。孟子見了很好奇,就跑去問母親:「殺豬幹什麼?」孟母笑了笑,隨口對孟子說:「為了給你吃。」剛說完這句話,孟母就後悔了,心想鄰居不是為了孩子才殺的豬,我卻欺騙了他,這不是在教他說謊嗎。為了彌補這個過失,孟母就去鄰居家買來豬肉給孟子吃。

  孟子日後能成為繼孔子之後的「亞聖」,莫不與母親的德行薰陶息息相關。這樣的故事,數千年後仍被廣為流傳,影響並塑造著中國人的信義精神。

  在對待許多社會問題上,老輩人比我們更加明理,容易提起羞恥心。父親生前愛看電視,每當看到關於社會不良風氣的新聞或節目時,他會生氣地直接關掉電視。

  那時我們不懂事,認為這些社會問題只是順應時代的步伐,是「思想的解放」和「社會的包容」,並不覺得有什麼羞恥和難為情。認為父親「古板守舊」,思想跟不上時代和潮流。

  有時我還會與父親爭辯幾句,勸他轉變舊有的思維模式,要學會看得慣,要與時俱進,結果都是不歡而散。

  如今,我隨著閱歷的增長,在繞了許多彎路、看到太多浮沉之後,才慢慢理解聖賢教誨的深長意味。

  一個人,在處處充滿利誘和陷阱的環境裡,如果沒有高度的清醒和自律,真的容易迷失自我,混淆黑白,以惡為善,以醜為美,進而喪失羞恥心,為滿足私欲去突破人格底線,乃至觸碰法律紅線。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別人,別人也會用不合情理的言語說我們;用不正當的方式獲取的財富,也會以不正當的方式失去。

  聖賢教誨,真實不虛。現在回頭看,父輩當年被我們視為不合時宜的「固執保守」,其實是極為寶貴的對道義、倫常的堅守。

  孔子給予後人的,每一句都是聖賢智慧的提煉,都是歷史經驗的總結,都是一副副濟世良藥,都可以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辨別是非,解決問題,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譬如治理國家,孔子主張:「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治國理政,如果只是制度完備,刑罰嚴苛,百姓只會想方設法鑽制度的空子,不會為自己不當的行為感到羞恥;而領導者作為帶頭人,貴在身先士卒,處處做出好榜樣,以德服人,依禮施政,百姓自然會被感化,不僅人心歸服,而且人人知羞明恥,懂得自我規範,尚義循禮,這是最好的治理方式。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儒家的教誨,強調個人的道德修養是大根大本,否則,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空談。

  關於個人的修養,孔子強調:「知恥近乎勇。」為人處世,最重要的是能反躬自省、知羞明恥,一個人能隨時提起羞恥之心,說明良知尚存,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時常自我反省,進而主動改過,這樣的人是真正的勇士。

  孔子生逢春秋亂世,當時天下無道,禮崩樂壞。夫子周遊列國,閱盡了人間亂象,感歎道:「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罷了!我還沒見過有人能看到自己的過失,就在心裡自責的人啊!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夫子的感歎雖無奈,但他為復興聖教於亂世,再現大同於人間,雖不被世人待見,備受嘲笑侮辱,四處顛沛流離,但夫子始終不改初心,任重道遠,死而後已。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作為中華聖賢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智慧寶藏。我們紀念夫子的同時,更要當仁不讓,做這一寶藏的傳承者、受用者、弘揚者,讓夫子的智慧之光永不熄滅,為我們指明道路,點亮心燈。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靜慧,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