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
已播1597 共81集 更新:2023-11-29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31
選集:
1~60 61~81
1第1集 九齡黃香 扇枕溫衾 為官勤政 天下稱頌 2第2集 周朝為何能享國八百年 他給出了答案 3第3集 了不起,他把孝親擴大到仁愛天下人 4第4集 他究竟有什麼樣的孝行,竟讓匪軍改邪歸正 5第5集 有一種孝行叫難能可貴 6第6集 哥哥得了傳染病, 他選擇這樣做 7第7集 愿将身代死,尝粪显孝心 8第8集 遺子萬金不如教之敦睦,文壇宗師為您演繹孝道 9第9集 唐張李氏 扶姑乞討 拒聘揮銀 貞孝盡職 10第10集 怎一個「誠」字了得 11第11集 只要你願意回頭,哥哥會一直在原地等你 12第12集 兄弟和睦,也是一種孝 13第13集 漢明帝為何如此禮遇這對兄弟 14第14集 母親的教養,是一個家族最好的風水 15第15集 如何愛國,他給出了答案 16第16集 他對國家的忠烈丹心,明徹千古 17第17集 從生至死,他的心中一片光明 18第18集 失去這樣的忠臣,誰能不心痛 19第19集 她,是唐朝最有人格魅力的五好公主 20第20集 家庭出現隔閡,該怎麼做? 21第21集 一棵老樹竟挽回了兄弟三人的情誼 22第22集 人的福氣有多大,取決於他心量有多大,量大福大! 23第23集 竹馬兒童與賢能太守的信義約定 24第24集 年画里的德育故事——五子登科 25第25集 今年過節先送「禮」-謙和有禮,始終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26第26集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卻不知道這背後傳奇的故事 27第27集 周文王之母太任,中國胎教第一人 28第28集 孟母三遷,以仁為鄰,擇善而從的智慧! 29第29集 汉陈孝妇 夫戍边隅 嘱以养母 一诺不渝! 30第30集 信义曹摅 为官仁惠 纵囚归家 克日皆返 31第31集 一個永遠都不說謊的人 32第32集 可以用“母仪天下”来赞颂这样一个后母吗? 33第33集 一个“唐朝奶爸”的传奇人生 34第34集 世人只知他聞雞起舞,卻不知道他的一生是如此傳奇! 35第35集 他,沒留錢給後代,只留了一個「義」字 36第36集 他,以一人之力捍衛了一座城 37第37集 一串珠子的傳奇故事 38第38集 為何顏真卿的書法千年無人超越?祕密終於被發現! 39第39集 除了出眾的軍事才能之外,他還給了我們什麼? 40第40集 他,因三過家門而不入成為千古佳話 41第41集 春節行孝,中國人的精神「大餐」 42第42集 無論生活拋來什麼 都有轉化的機會 43第43集 位卑不忘國 忠臣不畏死 44第44集 「和聖」柳下惠——信德救國 45第45集 敬畏的力量! 46第46集 古人整肅衣冠 而今過時了嗎? 47第47集 有一種幸福叫不離不棄 48第48集 他,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別樣的恥心 49第49集 愛,讓生命無限延伸 50第50集 歷經四朝的九世同堂,治家之道就一個字 51第51集 三枚橘子和一塊石頭訴說人倫的光澤 52第52集 司馬遷為什麼會把他們放在《史記》列傳之首 53第53集 一個讓老百姓又畏又敬的人 54第54集 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55第55集 偉大的時代需要這樣的信義 56第56集 這樣的姑嫂關係,透出她不一般的智慧 57第57集 他倆,是生死大義的最佳詮釋者 58第58集 在情與法之間,他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59第59集 他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 60第60集 聽,一條懸魚的不朽

他,埋下的是車輪,長出的是忠魂-第79集

  《忠經》有云:「忠臣之事君也,莫先於諫。」意思是說,忠良之臣事奉君主,莫過於向君主直言進諫。又說:「違而不諫,則非忠臣。」這就是說,君主已經犯了過失,臣子卻不去勸諫,那就不能算作是忠臣了。

  在東漢的亂世中,有這樣一位忠臣,面對貪腐權貴,他沒有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犯顏直諫,發出「豺狼當路,安問狐狸」的怒吼;面對叛軍,他沒有出兵攻打,而是親入敵營,最終感化他們自主歸降。他憑著一腔凜然正氣、一顆為民之心,獲得了百姓的敬重。

  

  張綱受命 獨埋車輪 奏劾梁冀 忠直罕倫

  漢朝的張綱,字文紀,犍為郡武陽人(今四川),是漢留侯張良的後代。張綱少時勤奮好學,對經學有一定的研究,雖然出身官宦家庭,卻有著忠正的氣節。主管教化的司徒知道張綱品學兼優,便徵召他但任朝廷御史。

  漢順帝時期,由於外戚與宦官勾結,朝政十分腐敗。張綱心中激憤,慨然感嘆道:「污穢醜惡之人聚滿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獻出生命,解除國家的災難,即使活著,也是我所不願意的。」退朝後張綱又上書,希望順帝「割損左右」,以順天下人心,一切按照舊章辦事。

  漢安元年(公元一四二年),朝廷選派八位使者巡視各地的風土民情,表彰賢良,監察貪污。使者大多是年老德高,擔任過要職,只有張綱年紀最輕,官位最低。

  其他七人接到順帝任命後,都先後到指定的地方考察去了,唯獨張綱沒有去,並且把自己坐的車輪埋在洛陽都亭的下面。他說:「州縣官吏害人事小,朝廷裡危害百姓者事大,我們應該先解決大的。就像是豺狼當道,何必去問那些像狐狸一般的奸佞小人呢?」

  張綱隨即向順帝上書說:「大將軍梁冀、河南尹梁不疑(梁冀的弟弟),受外戚的援引,享受國家厚恩,以小人之才擔負輔國之責,不能弘揚君子的教育,輔翼皇上,卻專作元凶惡首,貪婪無度,培植一班阿諛諂媚的小人,陷害忠良,這是天威所不能赦免的,應該處以極刑。謹條呈他們二人無君之心十五事,都是臣子們所切齒痛恨的。」奏書呈上後,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

  當時,梁冀的妹妹是皇后,正蒙受順帝的恩寵,梁家的親族也布滿了朝廷,順帝雖然知道張綱說的是事實,可最終還是沒治梁冀的罪。梁冀因為此事,對張綱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當時,廣陵郡有個叫張嬰的賊寇,聚集數萬人,在揚州和徐州之間作亂長達十餘年,朝廷一直沒能將他們剿滅。梁冀便想方設法,暗示尚書派張綱擔任廣陵太守,想藉此事中傷他。

  張綱與先前的太守不同,沒有帶兵隨行,只是輕車簡行赴任。一到廣陵,張綱就帶著吏卒十多人趕到張嬰的營壘前,請求與頭目相見,一再表示朝廷的恩德。

  由於事出突然,張嬰大驚,不明張綱的來意,於是閉壘嚴防。張綱派人傳遞書信,說明自己是奉詔宣慰,並非開戰討伐。見張綱如此誠心,張嬰才出營拜見。張綱請張嬰上座,慢慢勸導他們說:「以前的太守確實非常貪暴,這才使你們懷憤相聚造反。地方官固然有罪,但你們這樣做也違背了道義。當今皇上仁慈,用恩德降伏亂民,所以派我來,想以爵祿招安諸位,不想以刑罰相威脅。現在正是轉禍為福的時候,如果你們還不服從,使天子震怒,到時附近幾個州的大軍會合,你們豈不是很危險嗎?這其中的利害,您要深思啊。」

  張嬰等人聽了,不禁涕淚俱下,說:「我們這樣的荒野草民,只是因為忍受不了官府的壓迫,又不能向朝廷訴冤,才聚眾謀生的。現在聽了您的一席話,讓我們看到了生路。我唯一擔心的是,以前對抗朝廷,即使現在投誠了,也不免被問罪。」後經張綱解釋,張嬰才打消所有的顧慮,決定投誠。

  第二天,張嬰帶領部下一萬多人及妻子兒女,雙手反綁著向張綱歸降。張綱則設宴慶賀,散遣張嬰的部屬,任憑他們離去;還親自為他們挑選住宅和田地;有想為官府效力的,也一一推薦,大家都喜悅信服。就這樣,張綱不費一兵一卒,就平息了一場持久的動亂,南州一片安定。

  朝廷對張綱論功行賞,可梁冀從中阻擋,並未封賞成功。順帝稱讚張綱,想加以提拔,張嬰等人上書乞求留任張綱,順帝答應了。

  張綱在廣陵郡守位上僅一年,就病卒於任上,時年四十六歲。百姓們扶老攜幼,到張綱家中弔唁的人不計其數。張綱自從生病後,當地官員、百姓都為他禱告求福。人們都說:「千秋萬歲,何時復見此君。」張嬰等五百多人穿著喪服,背著泥土為張綱壘築墳墓,負靈扶柩至武陽,直到安葬完畢才揮淚而去。

  順帝下詔說:「已故廣陵太守張綱,端正自身教導下屬,宣揚德行誠信,招降巨盜張嬰等近萬人,平息了戰爭,拯救百姓於困苦之中,沒有升任顯赫爵位,就不幸去世。張嬰等人為之服喪,如喪父母,朕十分痛心!」於是任命張綱的兒子張續為郎中,賜錢百萬。

  先君說:「張文紀是一位忠誠正直的大臣。」雖然他在任時間不長就病逝,但是他的道義盛德是民之所不能忘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