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
已播1597 共81集 更新:2023-11-29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31
選集:
1~60 61~81
1第1集 九齡黃香 扇枕溫衾 為官勤政 天下稱頌 2第2集 周朝為何能享國八百年 他給出了答案 3第3集 了不起,他把孝親擴大到仁愛天下人 4第4集 他究竟有什麼樣的孝行,竟讓匪軍改邪歸正 5第5集 有一種孝行叫難能可貴 6第6集 哥哥得了傳染病, 他選擇這樣做 7第7集 愿将身代死,尝粪显孝心 8第8集 遺子萬金不如教之敦睦,文壇宗師為您演繹孝道 9第9集 唐張李氏 扶姑乞討 拒聘揮銀 貞孝盡職 10第10集 怎一個「誠」字了得 11第11集 只要你願意回頭,哥哥會一直在原地等你 12第12集 兄弟和睦,也是一種孝 13第13集 漢明帝為何如此禮遇這對兄弟 14第14集 母親的教養,是一個家族最好的風水 15第15集 如何愛國,他給出了答案 16第16集 他對國家的忠烈丹心,明徹千古 17第17集 從生至死,他的心中一片光明 18第18集 失去這樣的忠臣,誰能不心痛 19第19集 她,是唐朝最有人格魅力的五好公主 20第20集 家庭出現隔閡,該怎麼做? 21第21集 一棵老樹竟挽回了兄弟三人的情誼 22第22集 人的福氣有多大,取決於他心量有多大,量大福大! 23第23集 竹馬兒童與賢能太守的信義約定 24第24集 年画里的德育故事——五子登科 25第25集 今年過節先送「禮」-謙和有禮,始終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26第26集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卻不知道這背後傳奇的故事 27第27集 周文王之母太任,中國胎教第一人 28第28集 孟母三遷,以仁為鄰,擇善而從的智慧! 29第29集 汉陈孝妇 夫戍边隅 嘱以养母 一诺不渝! 30第30集 信义曹摅 为官仁惠 纵囚归家 克日皆返 31第31集 一個永遠都不說謊的人 32第32集 可以用“母仪天下”来赞颂这样一个后母吗? 33第33集 一个“唐朝奶爸”的传奇人生 34第34集 世人只知他聞雞起舞,卻不知道他的一生是如此傳奇! 35第35集 他,沒留錢給後代,只留了一個「義」字 36第36集 他,以一人之力捍衛了一座城 37第37集 一串珠子的傳奇故事 38第38集 為何顏真卿的書法千年無人超越?祕密終於被發現! 39第39集 除了出眾的軍事才能之外,他還給了我們什麼? 40第40集 他,因三過家門而不入成為千古佳話 41第41集 春節行孝,中國人的精神「大餐」 42第42集 無論生活拋來什麼 都有轉化的機會 43第43集 位卑不忘國 忠臣不畏死 44第44集 「和聖」柳下惠——信德救國 45第45集 敬畏的力量! 46第46集 古人整肅衣冠 而今過時了嗎? 47第47集 有一種幸福叫不離不棄 48第48集 他,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別樣的恥心 49第49集 愛,讓生命無限延伸 50第50集 歷經四朝的九世同堂,治家之道就一個字 51第51集 三枚橘子和一塊石頭訴說人倫的光澤 52第52集 司馬遷為什麼會把他們放在《史記》列傳之首 53第53集 一個讓老百姓又畏又敬的人 54第54集 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55第55集 偉大的時代需要這樣的信義 56第56集 這樣的姑嫂關係,透出她不一般的智慧 57第57集 他倆,是生死大義的最佳詮釋者 58第58集 在情與法之間,他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59第59集 他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 60第60集 聽,一條懸魚的不朽

他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第59集

  中國傳統文化十分重視「恥」這一德目,春秋時期的管仲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說明恥是德行的根本,恥心發現即是天良、即是明德的基礎。

  關於「恥」的重要意義,《論語·為政》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孟子·盡心上》說:「恥之於人大也!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還說:「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也。」可見作為一個人,羞恥心是一定要有的,這樣他為人處世才有原則和底線。

  漢朝時期有這樣一位名臣,他為官以來,尤其注重通過培養百姓的知恥之心,讓百姓能夠自主的明辨是非,做事有原則,從而使社會達到真正的長治久安。

  

劉寬示辱 僅以蒲鞭 失牛誤認 徒步歸焉

  

  漢朝時期的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少年時研習《歐陽尚書》、《京氏易》,尤其擅長《韓詩外傳》,在觀星、占卜、算術、曆象等方面都深得老師的真傳,是學識淵博的儒士。

  漢桓帝時期,劉寬受到大將軍梁冀的重用,經過五次升遷後擔任司徒長史。當時京師正好發生地震,朝廷特別接見劉寬並詢問他解決策略。後來劉寬又升任東海王劉臻的國相。

  劉寬辦理政事溫和仁愛,多行寬恕,就算在很急迫的時候,也沒有看見他疾言厲色,可謂人如其名。他認為如果只用刑罰來管理百姓,百姓雖然不敢觸犯刑罰,但難免會有過失。

  有一次,一位百姓丟了牛,到街上四處尋找,正好看到劉寬駕車的牛,覺得就是自己家的牛,便過去讓劉寬把牛還給他。劉寬便將牛從車上解下來,讓丟牛的人牽走了,而他自己卻走路回了家。結果這位丟牛的人回到家裡,發現丟失的牛自己回來了,這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劉大人,便馬上牽著牛來到劉寬家中賠禮說:「大人,我感到很慚愧,冤枉了您,今天任憑您處罰。」劉寬見他如此真誠,和顏悅色的說:「東西都會有相似的地方,事情也會有弄錯的時候,既然你誠心改過,還辛苦的送回了我的牛,何必還要謝罪呢!」丟牛的人很是感動,連忙道謝。百姓聽聞此事後,無不佩服劉寬的寬宏大量。

  延熹八年(公元一六五年),朝廷徵召劉寬為尚書令,後又升任他為南陽郡太守,掌理三郡。每當自己屬下的官吏或百姓犯了錯,劉寬只用蒲草做的鞭子輕罰,以作警示,讓他們從精神上生起羞愧之心,改正過錯,而不是增加他們肉體上的痛苦。

  有一次,劉寬的家僕走路不小心打碎了一個花瓶,當受家法被鞭打二十下,家僕害怕的趴下準備受罰,而劉寬卻拿了一根用蒲草做的鞭子打他。家僕受罰後,看到劉寬手上的蒲鞭,奇怪的問到:「大人,您為何拿蒲鞭打我?這一點都不疼。」劉寬對他說:「難道要把你打得皮開肉綻嗎?這次懲罰只是讓你牢記,以後走路要從容,做事不要慌張,這樣更容易犯錯。」家僕慚愧的說:「多謝大人寬恕,我一定牢記在心。」

  如果施行政策有功,有值得嘉獎的好事,劉寬都會讓給屬下;當遇到一些異常災害或棘手的困難,便自己引咎負責。劉寬非常關心百姓,每次見到鄉裡老人,就說說田裡的事,鼓勵他們農耕,遇到年輕人就勉勵他們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劉寬的性情溫和善良,從來沒有發過脾氣。有一次,他的夫人打算試探劉寬,看看他是否會發怒。於是有一天早上,劉寬將上朝時的朝服穿戴整齊後,夫人就命婢女把肉羹端過來,讓婢女裝作不小心把肉羹潑灑在劉寬身上,將朝服弄髒。沒想到劉寬不僅沒有發怒,還不緊不慢的關心慰問婢女說:「肉羹有沒有燙傷妳的手?」

  他的寬宏度量竟然到了如此的程度,百姓們漸漸被劉寬的德行所感化,敬佩信服他寬闊不計較的心胸,也紛紛效仿他為人處世的品格。劉寬所在州縣的百姓,心量都變得寬厚仁慈起來,天下人都尊稱他為寬厚的長者。

  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二月劉寬去世,享年六十六歲,漢靈帝追贈他為車騎將軍、特進,位同三公,諡號「昭烈」。劉寬去世後,後人以其名字撰寫嵌名詩,讚曰:

  劉被農夫牽走牛,

  寬以待之不問由。

  和顏悅色何許人?

  名實相符千古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