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
已播1597 共81集 更新:2023-11-29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31
選集:
1~60 61~81
1第1集 九齡黃香 扇枕溫衾 為官勤政 天下稱頌 2第2集 周朝為何能享國八百年 他給出了答案 3第3集 了不起,他把孝親擴大到仁愛天下人 4第4集 他究竟有什麼樣的孝行,竟讓匪軍改邪歸正 5第5集 有一種孝行叫難能可貴 6第6集 哥哥得了傳染病, 他選擇這樣做 7第7集 愿将身代死,尝粪显孝心 8第8集 遺子萬金不如教之敦睦,文壇宗師為您演繹孝道 9第9集 唐張李氏 扶姑乞討 拒聘揮銀 貞孝盡職 10第10集 怎一個「誠」字了得 11第11集 只要你願意回頭,哥哥會一直在原地等你 12第12集 兄弟和睦,也是一種孝 13第13集 漢明帝為何如此禮遇這對兄弟 14第14集 母親的教養,是一個家族最好的風水 15第15集 如何愛國,他給出了答案 16第16集 他對國家的忠烈丹心,明徹千古 17第17集 從生至死,他的心中一片光明 18第18集 失去這樣的忠臣,誰能不心痛 19第19集 她,是唐朝最有人格魅力的五好公主 20第20集 家庭出現隔閡,該怎麼做? 21第21集 一棵老樹竟挽回了兄弟三人的情誼 22第22集 人的福氣有多大,取決於他心量有多大,量大福大! 23第23集 竹馬兒童與賢能太守的信義約定 24第24集 年画里的德育故事——五子登科 25第25集 今年過節先送「禮」-謙和有禮,始終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26第26集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卻不知道這背後傳奇的故事 27第27集 周文王之母太任,中國胎教第一人 28第28集 孟母三遷,以仁為鄰,擇善而從的智慧! 29第29集 汉陈孝妇 夫戍边隅 嘱以养母 一诺不渝! 30第30集 信义曹摅 为官仁惠 纵囚归家 克日皆返 31第31集 一個永遠都不說謊的人 32第32集 可以用“母仪天下”来赞颂这样一个后母吗? 33第33集 一个“唐朝奶爸”的传奇人生 34第34集 世人只知他聞雞起舞,卻不知道他的一生是如此傳奇! 35第35集 他,沒留錢給後代,只留了一個「義」字 36第36集 他,以一人之力捍衛了一座城 37第37集 一串珠子的傳奇故事 38第38集 為何顏真卿的書法千年無人超越?祕密終於被發現! 39第39集 除了出眾的軍事才能之外,他還給了我們什麼? 40第40集 他,因三過家門而不入成為千古佳話 41第41集 春節行孝,中國人的精神「大餐」 42第42集 無論生活拋來什麼 都有轉化的機會 43第43集 位卑不忘國 忠臣不畏死 44第44集 「和聖」柳下惠——信德救國 45第45集 敬畏的力量! 46第46集 古人整肅衣冠 而今過時了嗎? 47第47集 有一種幸福叫不離不棄 48第48集 他,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別樣的恥心 49第49集 愛,讓生命無限延伸 50第50集 歷經四朝的九世同堂,治家之道就一個字 51第51集 三枚橘子和一塊石頭訴說人倫的光澤 52第52集 司馬遷為什麼會把他們放在《史記》列傳之首 53第53集 一個讓老百姓又畏又敬的人 54第54集 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55第55集 偉大的時代需要這樣的信義 56第56集 這樣的姑嫂關係,透出她不一般的智慧 57第57集 他倆,是生死大義的最佳詮釋者 58第58集 在情與法之間,他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59第59集 他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 60第60集 聽,一條懸魚的不朽

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第54集

  古人謂:「忠者,德之正也。」忠為正直之德。說到「忠」,我們往往都會想到那些居廟堂之高的臣子,然而「忠」的內涵其實很廣泛。對人一心一意,盡心盡力,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也稱為「忠」。孔子曾強調「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裡的「忠」,就是誠懇、率直、光明正大、磊落坦蕩的意思。

  今天故事中,我們要說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母親,她在兒子被押赴刑場時,對兒子簡短而有力的一番話,成就了兒子千古忠義之名……

  

  范滂之母 教子盡忠 死亦何憾 千古尊崇

  

  東漢時期的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人。他從小受母親教誨,胸懷大志,嚴格要求自己,磨礪出清廉高尚的節操,為此受到州郡和鄉人的欽佩,被推舉為孝廉和光祿四行(具備敦厚、質樸、遜讓、節儉這四種品行),從此走上了仕途。

  當時冀州地區發生饑荒,盜賊紛紛而起,范滂為清詔使,奉命考察盜賊之事,對貪贓枉法者毫不留情。他到了冀州境內,太守、縣令知道自己貪污受賄,聽說范滂來了,嚇得都自動辭官而逃。

  後范滂升遷為光祿勳主事,又被太尉黃瓊徵召任職。不久,朝廷下詔三府衙門的屬官呈報反映官吏好壞的歌謠,范滂舉奏了二十多個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祿的權貴。尚書責備范滂舉奏的人太多,懷疑他有私心。

  范滂回答說:「臣所檢舉的,都是深深禍害百姓的人,難道臣會因為私心而玷污奏章嗎?!因為召開三公會議的日子就要到了,所以臣只是先舉奏了最緊要的;那些沒有查清的,臣將要進一步查實後再舉奏!」范滂頓了頓又說:「臣聽說農夫除掉雜草後,好的禾苗才會茂盛;忠臣除掉奸賊後,朝廷才會得以清明。如果我所檢舉的有不符合事實的,甘願受死!」

  後來,范滂看到當時的時勢混亂,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實現,於是辭掉官職離開了。

  太守宗資聽說了范滂美名,就請求朝廷讓范滂暫任功曹,並把政事交給他處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間,為官公正,嚴懲疾惡,任人唯賢,絕不徇私情。對那些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兄長、不遵循仁義禮制的人,他一律清除、驅逐出官府;並舉薦品德高尚的人,提拔出身微賤卻很有才能的人。

  范滂有個外甥叫李頌,是開朝功臣平西王李通的後代。由於李頌在家鄉的名聲不好,地方上沒有舉薦他,所以他只好請宦官幫忙,請托太守宗資任用他,宗資便給他安排了一個官職。然而范滂認為李頌不是合適的人選,就把這件事壓下來不辦。宗資得知後很生氣,就把怨氣撒到他的文書朱零身上,鞭打朱零。

  近朱者赤,朱零許是受了范滂的影響,也是一身硬氣,說:「范大人清廉公正,就像用鋒利的刀刃割除腐朽的東西。今天我寧願被打死,也不願違背范大人!」宗資無可奈何,只好作罷。此後,郡中的不肖之徒都怨恨范滂,共同指認范滂所用之人為「范黨」。

  延熹九年,牢修誣陷指控「黨人」結黨,范滂獲罪被關進黃門北寺獄。獄吏準備拷打犯人,范滂因同囚的人大多生病,於是請求讓他先受刑,就和同郡人袁忠一起爭著去受刑。

  漢桓帝劉志派中常侍王甫依次審訊囚犯,范滂等人脖子上、手上和腳上都戴上了枷鎖,用布袋蒙住了頭,在公堂下準備受審。其餘的人在前面受審,有的回答,有的不吭聲。范滂、袁忠從後面擠到前面,王甫責問說:「你們身為臣子,不想著精忠報國,而在一起結成私黨,相互褒獎推舉,評論朝廷政事,憑空捏造事端,你們陰謀勾當是想幹什麼?還不從實招來!不得隱瞞!」

  范滂回答說:「臣聽孔子說過,『看見善,立刻學習都來不及;看見惡,就像手伸到沸水裡,應該馬上躲避』。我們喜好善良而與其一樣清正,憎惡醜惡而與其一起去除。朝廷本應期望我們這樣做,沒料到卻被認為是結黨。」

  王甫說:「你們互相提拔舉薦,像牙齒和嘴唇一樣連成一體,與你們意見不合的人就排斥他們,這是想幹什麼?」

  范滂仰天長嘆說:「古人遵循善道,能為自己求得福報;今人遵循善道,卻使自身陷於死罪。我死之後,希望把我埋在首陽山邊,我上不辜負皇天,下不愧於伯夷、叔齊!」

  沒想到王甫被范滂的言辭所感動,於是下令將他們手腳的枷鎖全都解除了。

  永康元年,范滂等人被釋放,向南回鄉。從京師出發的時候,汝南、南陽的士大夫聞訊來迎接他的車子有幾千輛之多。

  建寧二年,漢靈帝劉宏下令大批誅殺黨人,詔令緊急逮捕范滂等人。前來傳令的督郵吳導來到縣中,抱著詔書,把自己關在驛館,趴在床上痛哭。范滂聽說後,說:「一定是為了我啊!」於是,立即去監獄投案。縣令郭揖大驚,解下官印綬帶,勸范滂一同逃跑,說:「天下大得很啊!先生為什麼來到這裡?」范滂說:「我死了禍患就終結了,哪敢用自己的罪來連累您,又讓老母流離失所呢?」

  范滂被捕後要押往京城,范滂的母親來與兒子訣別。范滂跪著對母親說:「娘,我走了,有弟弟仲博孝養您,我就放心了!我跟隨先父去黃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親大人能放下這難以割捨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傷了。」白髮的老母親哭著對范滂說:「孩子,你現在能夠與李膺、杜密這樣的忠義之人齊名,死了又有什麼遺憾!既然已經有了忠義之名,又想求得長壽,二者又怎麼可以兼得呢?!」

  范滂跪受母親教誨,再次向母親叩首告別。經過的人聽到,沒有不被感動流淚的。這一年,范滂三十三歲。

  范滂之所以有著剛直不阿、嫉惡如仇的忠義正氣,正是受到了良好家庭教育的薰陶。范滂生命短暫,職位卑微,然而影響久遠。

  到了八百年後的宋朝,當時只有十幾歲的蘇軾到書房裡去,正趕上母親程夫人在專心致志的讀《後漢書》中的「范滂傳」。程母被范滂的精神所感動,很感慨的嘆了一口氣。

  站在一旁許久的蘇軾突然問母親說:「母親,如果我將來也做范滂那樣的人,您同意嗎?」程夫人說:「你能做范滂那樣的人,難道我就不能做范滂母親那樣的人嗎?」

  歷史上,常以蘇軾母親程氏的胸懷博大來教育世人,殊不知,程氏的胸懷正是來自范滂之母的示範。范母的深明大義,對兒子為正義而犧牲,不以為恥,不以為恨,反而引以為傲。

  能捨生忘死,那是因為這世間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