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故事
已播1597 共81集 更新:2023-11-29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31
選集:
1~60 61~81
1第1集 九齡黃香 扇枕溫衾 為官勤政 天下稱頌 2第2集 周朝為何能享國八百年 他給出了答案 3第3集 了不起,他把孝親擴大到仁愛天下人 4第4集 他究竟有什麼樣的孝行,竟讓匪軍改邪歸正 5第5集 有一種孝行叫難能可貴 6第6集 哥哥得了傳染病, 他選擇這樣做 7第7集 愿将身代死,尝粪显孝心 8第8集 遺子萬金不如教之敦睦,文壇宗師為您演繹孝道 9第9集 唐張李氏 扶姑乞討 拒聘揮銀 貞孝盡職 10第10集 怎一個「誠」字了得 11第11集 只要你願意回頭,哥哥會一直在原地等你 12第12集 兄弟和睦,也是一種孝 13第13集 漢明帝為何如此禮遇這對兄弟 14第14集 母親的教養,是一個家族最好的風水 15第15集 如何愛國,他給出了答案 16第16集 他對國家的忠烈丹心,明徹千古 17第17集 從生至死,他的心中一片光明 18第18集 失去這樣的忠臣,誰能不心痛 19第19集 她,是唐朝最有人格魅力的五好公主 20第20集 家庭出現隔閡,該怎麼做? 21第21集 一棵老樹竟挽回了兄弟三人的情誼 22第22集 人的福氣有多大,取決於他心量有多大,量大福大! 23第23集 竹馬兒童與賢能太守的信義約定 24第24集 年画里的德育故事——五子登科 25第25集 今年過節先送「禮」-謙和有禮,始終是一個人最好的名片 26第26集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卻不知道這背後傳奇的故事 27第27集 周文王之母太任,中國胎教第一人 28第28集 孟母三遷,以仁為鄰,擇善而從的智慧! 29第29集 汉陈孝妇 夫戍边隅 嘱以养母 一诺不渝! 30第30集 信义曹摅 为官仁惠 纵囚归家 克日皆返 31第31集 一個永遠都不說謊的人 32第32集 可以用“母仪天下”来赞颂这样一个后母吗? 33第33集 一个“唐朝奶爸”的传奇人生 34第34集 世人只知他聞雞起舞,卻不知道他的一生是如此傳奇! 35第35集 他,沒留錢給後代,只留了一個「義」字 36第36集 他,以一人之力捍衛了一座城 37第37集 一串珠子的傳奇故事 38第38集 為何顏真卿的書法千年無人超越?祕密終於被發現! 39第39集 除了出眾的軍事才能之外,他還給了我們什麼? 40第40集 他,因三過家門而不入成為千古佳話 41第41集 春節行孝,中國人的精神「大餐」 42第42集 無論生活拋來什麼 都有轉化的機會 43第43集 位卑不忘國 忠臣不畏死 44第44集 「和聖」柳下惠——信德救國 45第45集 敬畏的力量! 46第46集 古人整肅衣冠 而今過時了嗎? 47第47集 有一種幸福叫不離不棄 48第48集 他,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別樣的恥心 49第49集 愛,讓生命無限延伸 50第50集 歷經四朝的九世同堂,治家之道就一個字 51第51集 三枚橘子和一塊石頭訴說人倫的光澤 52第52集 司馬遷為什麼會把他們放在《史記》列傳之首 53第53集 一個讓老百姓又畏又敬的人 54第54集 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55第55集 偉大的時代需要這樣的信義 56第56集 這樣的姑嫂關係,透出她不一般的智慧 57第57集 他倆,是生死大義的最佳詮釋者 58第58集 在情與法之間,他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59第59集 他真正做到了「人如其名」 60第60集 聽,一條懸魚的不朽

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卻不知道這背後傳奇的故事

 

  德育故事 言傳身教 潛移默化 久習生效

  最真實的人物

  最中國的故事

  最該學的榜樣

  影響您和孩子一生的聲音

  

  人無信不立,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不僅要有一技之長,良好的品德操守才是第一重要的,而重信用就是其中的一種美德。《論語》中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又言:「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可見,古人對於信用看得是多麼重要,而一個人是否守信用就是看他說的話能否真正做到。

  宋朝時期,就有這樣一位守信用的名臣,他事母至孝,為官正直,後人在他墓前立柱題聯云:「四諫經邦,昔日芳型垂史冊;萬安濟眾,今朝古道肅觀瞻。」

  蔡襄完願 移文感潮 子全母信 萬安名橋

  蔡襄,字君謨,福建仙遊縣人。他為人忠厚正直,講究信義,書法造詣也相當精深。後人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其中的「蔡」指的就是蔡襄。

  相傳北宋嘉祐年間,洛陽江是一個鄉野古渡,名叫「萬安渡」。這裡水深流急,江上時有驟風暴雨,不少船舶在此翻船沉底,無數渡客命喪黃泉。蔡襄的母親還在懷著蔡襄的時候,要經過這個渡口,坐船到對岸去。正值夏天,海風颳得很盛。渡船平緩駛近江心,忽然雷霆萬鈞,風浪大作,眼看小小的渡船激烈顛簸即將沉沒,渡客驚慌失措。此時空中劃過一道電閃,船上的人都聽到空中發出一股強大的聲音:「不要傷害蔡學士,不要傷害蔡學士,不要傷害蔡學士」,一連說了三遍。頓時風平浪靜,渡船安然靠岸。渡客議論紛紛,尋找「蔡學士」,都未找到,唯見坐船中間的孕婦盧氏丈夫姓蔡,大家都說這未出生的孩子將來一定是個貴人。

  於是蔡母就當著鄉親們的面,發願說道:「我的兒子以後果真金榜題名做了學士,一定讓他在此地築一座橋,幫助過渡的人。」

  盧氏後來順利生下一個男孩,取名蔡襄。蔡襄從小天資聰穎,在母親的諄諄教誨下,勤奮上進,博學多才,十八歲就考中進士,受封端明殿大學士。蔡襄時刻惦記母親築橋的囑託,心中常常苦惱:一直奉旨在京都為官,何時才能回到泉州呢?

  一次,蔡襄陪皇帝遊覽御花園,他巧施小計,託小太監用蜂蜜在芭蕉上寫下兩行大字,螞蟻成群結隊爬上蕉葉吮吸蜜汁。皇帝發現螞蟻在蕉葉上排字的奇觀,不覺脫口念道:「蔡襄,蔡襄,本府作官!」蔡襄急忙跪地叩拜謝恩。皇帝改口道:「朕只是念葉上的字,並非當真!」蔡襄長跪不起:「君無戲言,豈可失信於臣?」接著坦誠陳說母親許願造橋的事。皇帝只好讓他出任泉州太守。

  蔡襄日夜兼程趕到泉州,親自到江邊勘探,並召集鄉賢商議建橋之事。皇祐五年五月四日,洛陽橋正式開工。但是開工不久,建橋就遇到了難題。洛陽江瀕臨大海,水深莫測,而且一月之中,幾乎天天漲潮。潮來時,水霧遮天,波濤滾滾,如萬馬奔騰之勢,很難施工。有時剛修好了一部分基座,卻被突如其來的大潮給擊垮了。蔡襄看著被大潮擊坍的工程和疲憊不堪的工人們,只好下令先停工。

  儘管如此,蔡襄還是沒有放棄。他請來了遠近聞名的水利專家,在認真仔細查看了地形、分析了風向與潮汐間的關係後,水利專家們都搖著頭,勸蔡襄放棄。專家們分析道:「海邊潮汐的到來是一天都不會停止的,有時候情況稍微好一點,也只能維持一天的歇潮期,到了第三天,大潮就如期而至;而要想修橋,先要夯基,但就算集中了最優秀的建築師,招募了最能幹的工人,至少也需要七天的時間才能將基座夯紮實。」蔡襄聽了他們的話,沉默不語。

  一天,蔡襄回到家中,蔡母見他分外憂愁,就問他什麼原因,蔡襄如實以告。蔡母就對他說:「我們的先祖有向海神禱告的風俗,你可以寫一份疏文,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去海邊進香焚疏,虔誠的把事情的原委告訴海神,請求他體恤你,停止潮汐一段時間,讓你有足夠的時間啟動工程。」

  蔡襄聽了母親的話,就照著去做了。果然,可能因為蔡襄替母親實現願望的心非常殷切,海神被他至誠的真心和淳厚的孝心打動了,漲潮隨即停止達八日之久,這在以前是很難遇到的。於是,蔡襄就命令工人在這八天裡趕緊動工,先把基梁打好了,餘下的工程就快多了。不出一月,橋就落成了,百姓歡慶,對他感恩戴德。

  蔡襄集中了工匠的智慧,創造了「筏形基礎」,使船尖形的橋墩分開水勢,減少了浪潮的衝擊力。他又利用海水的浮力,發明了「懸機浮運」,藉助潮漲船高,把一塊塊重達數千斤的大石板,輕輕托舉起來鋪在橋墩之間,使洛陽橋漸漸顯出了奇偉的雄姿。蔡襄在建橋中的設計技藝,聚集能工巧匠超群的聰明才智,攻克了不少工藝技術難關,創造出人間奇跡。沿江兩岸的人民為了紀念蔡襄倡建洛陽橋的功績,特地在橋南建起一座「蔡襄祠」,並塑像立碑。

  治平四年,蔡襄五十六歲,在家中逝世。朝廷追贈他吏部侍郎,後加贈少師,葬於楓亭鋪頭村蔡嶺。

  蔡襄能夠不忘母親的心願,時時以母願為己願,真正做到了孝順;他又能替母親完成信義,履行母親當年許下的諾言,這又做到了信。在自然環境很惡劣的情形下,蔡襄克服困難,排除險阻,造福利益一方百姓,千古留芳。

  

  聽故事 長善根 立大志 做好人

  

  親愛的聽眾朋友,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感謝您的聆聽,我們下次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