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感應統紀
已播3331 共41集 更新:2024-06-1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46
選集:
1第1集 流傳千年的帝王之書,蘭陵蕭氏功不可沒 2第2集 孫謙與孫氏家族的循吏風範 3第3集 一家三代父子有親成就《治家格言》的故事(下) 4第4集 南北朝顧氏家族的厚道與善報 5第5集 家道和家學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 6第6集 正己化人成就《群書治要》——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上) 7第7集 與國人交 止於信——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下) 8第8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刁遵遇難成祥的故事 9第9集 師道救士風 盛世必再臨 10第10集 福星陽城 造福萬民 11第11集 王維: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12第12集 发家孝先行 福荫善为本——南陈名将吴明彻 13第13集 為了公義不怕死的大唐法官:徐有功 14第14集 為母不貪的育兒大道 15第15集 尊師重道為何能保護一鄉人? 16第16集 孝慈聞名 謙遜致遠——令人「望塵莫及」的趙咨 17第17集 郭泰——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8第18集 杜畿的河東郡 杜甫的少陵詩 19第19集 朱暉:道義的人生 20第20集 母慈子孝的神奇力量 21第21集 姚秦:國君也有害怕因果的時候 22第22集 王玄謨念觀音得救 23第23集 百疫不侵的祕密是什麼 24第24集 母親仁勇雙全 兒孫化險為夷 25第25集 來得容易去得快 26第26集 瞋心所感,受形蟒蛇 27第27集 從第一謀臣到誅滅五族 28第28集 楊榮家族留給子孫的財富 29第29集 狄仁傑的做人為官之道 30第30集 從無子短命到五子登科——竇燕山的華麗轉身 31第31集 正己化人,讓教育真正發生 32第32集 「初心」難守 ,「始終」難得 33第33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上) 34第34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下) 35第35集 開明本心的力量——百世大儒陸九淵的考終之報 36第36集 忘身救民 榮顯善終 37第37集 孝義感天、治政有方的梁彥光 38第38集 唐朝中興之相——裴度 39第39集 以道修身,以道事君的三元宰相——王曾 40第40集 嫉妒蒙心、私欲熏心的一代宰相——李林甫 41第41集 北宋魏徵——魚頭參政魯宗道

開明本心的力量——百世大儒陸九淵的考終之報-第67集

  南宋紹熙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公元一一九三年一月十五日),陸九淵對身邊的人說:「先父教育我們兄弟二人要心懷天下,沒想到我的抱負得不到施展就要離開人世了。」而後對家人和身邊的僚臣說:「我就要走了」。十二月十四日,陸九淵沐浴更衣,儼然端坐,安然離世。

  中國人有句古話:「世間大事,莫過於生死。」臨終無有病苦,心不顛倒,預知時至,這樣的考終之報是人一生最大的福分。

  那麼,陸九淵先生是怎樣擁有善終之福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從他的生平經歷開始講起。

  南宋紹興九年二月乙亥日(公元一一三九年三月二十六日),陸九淵出生於江西省撫州金溪縣延福鄉青田村,東漢以後,江西成為佛教、道教聖地。魏晉以後由於中原以北兵戈擾攘,許多僧侶開始在江西開宗創派,江西逐漸成為了佛教之邦,唐朝時便有「求官到長安,求佛到江西」的說法。所以,陸九淵哲學思想的形成、發展深受佛教、道家精神的滋養,離不開家鄉文化厚土的孕育。

  陸九淵生於一個九世同居的世族大家。他的八世祖陸希聲曾在唐昭宗時任宰相,五代末為躲避戰亂,六世祖陸德遷移居青田,成為金溪陸氏的始祖。陸家祖上曾靠買田營生,富甲一方。但是,到南宋陸賀這一代,曾經的宰相世家,由於一百多年間因無人入仕、田無幾畝,家道中落。陸九淵出生時,家族只靠十畝菜田、一處藥鋪和一處塾館營生。即便家境艱難,陸家卻一直數代同堂,合灶吃飯,不分土地財產,保持著「詩禮簪纓」的名門風範。父親陸賀「究心典籍,見於躬行」,曾經在家中推行冠婚喪祭等禮儀。其家風整肅,聞名州裡。南宋孝宗皇帝曾經稱讚陸家「滿門孝悌」。淳佑二年(公元一二四二年),宋理宗皇帝旌表:「江西金溪青田陸氏,代有名儒,載諸典籍,聚食逾千指,合灶二百年,一門翕然,十世仁讓。特加褒獎,光於閭裡,以勵風化。」

  在書香門第、禮義之家成長起來的陸九淵,早慧善思、莊敬自持,「幼不喜弄,靜重如成人」,而其內心卻常常思考著宇宙人生的大問題。他在三四歲時,就問父親「天地何所窮際」,因其父親笑而未答,他便廢寢忘食地日夜苦思冥想。十三歲的一天,當他讀書讀到「四方上下為宇,往古來今曰宙」時,恍然大悟,意識到:「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這一悟,便是「天地同根,萬物一體」諸法實相的有力註腳。

  據相關史料記載,陸九淵「因宇宙字義」而「篤志聖學」。他立志要做一個聖人,並且認為做聖人的道理不用別尋他索,就在自己心中。他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萬物取之於心,境隨心轉,以心控物。一九四四年,量子理論之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震驚世界之說:認為存在著一個孕育一切真實狀態的「母體」,它是星球、生命的DNA及一切萬物的起源。近年來,現代量子物理學家通過諸多科學研究證實:意念可以控制物質現象,也可以改變物質現象。量子物理學以被現代人所接受的科學視角,讓我們更加堅信東方古老聖者的智慧,讓我們解悟「一切法由心想生」的宇宙諸法實相。

  早在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華嚴經》上就講「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高僧智者告訴我們:心是真心,識是妄心,真心是覺悟,妄心是迷惑,真心能現,妄心能變。佛陀徹法底源的究竟智慧,啟發我們只有開明真心本性,才能真正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

  有志於「明心見性」的陸九淵,在三十四歲時中了進士,從此邁入了講學授徒、經世致用的人生新篇章。

  陸九淵先後被授予國子正、敕局刪定官等太學授課、負責朝廷文稿編訂等職。一次,在陸九淵面見宋孝宗奏對時,他提出了為政的根本原則——要有求道之志。陸九淵認為夏商周三代是道義流行、天下為公的太平治世,而三代之治的核心在於知「道」、循「道」,這也是人君和執政者的職責所在。他向孝宗皇帝建議,君王應以恢復人的天性良知、維護禮義之道為己業;設置公卿百官的目的是為了完成教化人民、維護禮義的責任;並通過刑罰的施用去征討傷天害理之徒,最終實現天理道義的理想生活。陸九淵對「三代」之政的嚮往,是心學理想在治國理政上的折射。

  陸九淵在做地方官時,將心學思想運用在政事處理上,政績斐然。紹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六月,耳順之年的陸九淵,被任命為荊門知軍。他嚴格實行保伍之法,發揮群眾聯防聯治的力量,境內盜賊因而遠避而去。每當久不下雨,他便設壇親自禱告祈雨,隨即下雨。當時益國公、左丞相周必大了解到荊門軍治理成效突出,稱讚陸九淵可作地方長官「躬行」的榜樣。

  陸九淵在任時斷案簡易、如神。他堅信人人皆有善端良知,採取易簡司法處理案件。曾有人狀告某人殺了自己的兒子,陸九淵斷定說:「絕不至於如此。」等展開調查時,這個人的兒子果然無恙。還有一次,有個人家裡遭竊,但不知道盜竊者是誰,於是就來到縣衙報案。陸九淵當即寫了兩個人的名字,馬上傳喚庭審,二人果然很快就招供了。又有一次,陸九淵對身邊的屬吏說,某人正在某地實施暴行。到了第二天,果然有人狀告遭遇到搶劫,搶劫者就是陸九淵前一天所說之人。身邊屬吏都十分驚嘆陸九淵的預斷能力,當地人都認為他是神人。

  陸九淵辦案如神,在今天的人們看來,他一定擁有天賦異稟的「讀心術」。這種「讀心術」,正是陸九淵對於「此心之良,人所固有,人惟不知保養而反戕賊放失之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參悟和體證。

  判案之時,陸九淵常以調解、教化為主。如果遇到違逆倫常、敗壞風尚的案件,常常勸解原告主動撤訴,以維護良好的社會風氣。然而,對於那些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的事件,他則嚴懲不貸。當地的民事糾紛越來越少,在他任職的第二年,訴訟案件每月更不超過兩三起。民心向善,風俗改觀。

  此外,陸九淵格外重視教育,他一生的輝煌在於創立「心學」思想並傳授道業,追慕他的求學者超過數千人,學者尊稱他為象山先生。在講學實踐中,他主張學以致用,以培養出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人才,以挽救南宋王朝衰敗的命運為目標。針對當時學者沉溺於章句之學,志於聲色利達,「良心善性蒙蔽」等弊病,陸九淵高擎起「明理,立心,做人」的教學大旗,十分注重培養弟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將思想品德啟發教育放在第一位。他認為「學之不明,人心之失其正」,學習要講究「心」的純正,因此,他以「收拾精神,涵養德性」為教學宗旨。而這種「正」的基礎體現在他的教育內容上,他主張以道為主,以藝為輔,認為只有通過對道的深入體會,才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因此,他將孟子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運用於教學之中,要求弟子們在「心」上做功夫,使得學生不是簡單的接受知識、背誦先賢的文章,而是真正的理解思想內涵,獲得靈魂上的解放,以開顯心中的良知良能。

  學儒的最終目的、最高境界,是形而上的「道」。綜觀象山先生,以德化民,政績卓著,祈雨得雨,禱雪下雪,講學感人淚下,乃至「六經皆成腳註」。臨終自知時至,安詳善終。可想其心,若非與道相應,何可如此?可知象山先生一生事蹟,為學儒真正深入有得者的表徵。

  

  史料出處:

  陸九淵。知荊門軍。嚴保伍之法。盜賊屏。每旱。禱即雨。逾年政行令修。民俗為變。一日謂僚屬。某將告終。會禱雪。明日雪。乃沐浴更衣。端坐。後二日卒。嘗曰。學苟知道。六經皆我註腳。世稱象山先生。

  ——《宋史•陸九淵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