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感應統紀
已播3331 共41集 更新:2024-06-1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46
選集:
1第1集 流傳千年的帝王之書,蘭陵蕭氏功不可沒 2第2集 孫謙與孫氏家族的循吏風範 3第3集 一家三代父子有親成就《治家格言》的故事(下) 4第4集 南北朝顧氏家族的厚道與善報 5第5集 家道和家學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 6第6集 正己化人成就《群書治要》——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上) 7第7集 與國人交 止於信——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下) 8第8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刁遵遇難成祥的故事 9第9集 師道救士風 盛世必再臨 10第10集 福星陽城 造福萬民 11第11集 王維: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12第12集 发家孝先行 福荫善为本——南陈名将吴明彻 13第13集 為了公義不怕死的大唐法官:徐有功 14第14集 為母不貪的育兒大道 15第15集 尊師重道為何能保護一鄉人? 16第16集 孝慈聞名 謙遜致遠——令人「望塵莫及」的趙咨 17第17集 郭泰——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8第18集 杜畿的河東郡 杜甫的少陵詩 19第19集 朱暉:道義的人生 20第20集 母慈子孝的神奇力量 21第21集 姚秦:國君也有害怕因果的時候 22第22集 王玄謨念觀音得救 23第23集 百疫不侵的祕密是什麼 24第24集 母親仁勇雙全 兒孫化險為夷 25第25集 來得容易去得快 26第26集 瞋心所感,受形蟒蛇 27第27集 從第一謀臣到誅滅五族 28第28集 楊榮家族留給子孫的財富 29第29集 狄仁傑的做人為官之道 30第30集 從無子短命到五子登科——竇燕山的華麗轉身 31第31集 正己化人,讓教育真正發生 32第32集 「初心」難守 ,「始終」難得 33第33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上) 34第34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下) 35第35集 開明本心的力量——百世大儒陸九淵的考終之報 36第36集 忘身救民 榮顯善終 37第37集 孝義感天、治政有方的梁彥光 38第38集 唐朝中興之相——裴度 39第39集 以道修身,以道事君的三元宰相——王曾 40第40集 嫉妒蒙心、私欲熏心的一代宰相——李林甫 41第41集 北宋魏徵——魚頭參政魯宗道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上)-第65集

  ——北宋名臣王祐的人生故事

  

  王姓是中華民族影響最大的姓氏之一,也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之一。俗話說:「天下王氏出太原,太原王氏居半城」,其中,太原王氏最大的一個分支就是三槐王氏。三槐王氏的始祖,就是宋朝初年的開封知府——王祐。

  開封是宋朝的首善之區,當上了開封知府,也就幾近於半個宰相。包拯、范仲淹、歐陽修都是先當開封知府,然後參預宰相事務。王祐當開封知府的時候,宋太祖趙匡胤也曾經屬意他為宰相。

  王祐平生為人正直、德才兼具,學問文章顯揚於五代漢、周之際。在年幼之時,就有志於研究詞學,辭氣俊邁、風流倜儻。

  心意逍遙物莫知,山中山下識人稀。

  想君絕慮離塵土,不是王喬即令威。

  從這首詩中,就不難看出王祐存心物外、清淨灑脫的風骨。人如其文,文如其人。王祐在朝為官,素來剛正不畏、絲毫不計個人得失。

  當初,王祐掌管誥命,是時擔任學士的盧多遜,正在仕途上春風得意、平步青雲,甚至常常不把有開國之功的趙普放在眼裡並暗中排擠。盧多遜還曾多次規勸王祐依附自己,王祐不僅不與其結黨朋比,而且還勸告盧多遜,黨爭下場往往十分淒慘,惹得盧多遜十分不高興。後來,等到趙普再次入朝為官,盧多遜果然身敗。人們不僅佩服王祐的先見之明,而且也讚頌王祐為人直正不黨。

  還有一次,當時,符彥卿任節度使鎮守大名,荒政失責,民心怨沸,有人向宋太祖趙匡胤密報其要謀反。實際上,以陳橋兵變而黃袍加身的宋太祖早已對掌權的武將處處提防。經此一事,對出身將門、曾是後周大將的符彥卿也更加升起猜疑之心。宋太祖便命王祐前往大名代理職務,以便察看符彥卿的謀反虛實。臨行前,宋太祖對王祐說:「卿此次前去,若能察出符彥卿不法罪狀,朕當與卿王溥(時任宰相)職位。」王祐到達大名之後,並沒有察到符彥卿謀反的真實憑證,只是查到符彥卿兩個家僮,在當地仗恃勢力,為非作歹。量其罪行,王祐將兩人處以流放而結,沒作任何牽連。

  後來,王祐回朝上奏宋太祖說:「符彥卿並無罪行,臣敢以百口性命擔保。」接著又勸諫說:「五代國君都因猜忌心太重,而殺戮無辜,因此,國運不能長久。如果陛下能夠引以為戒,便是國家的幸事!」太祖聽罷,認為王祐不僅沒有搜集到符彥卿謀反罪證,反而向他直言以諫,感到非常憤怒,於是貶王祐為襄州知府。 

  王祐要赴襄州就任時,親友們趕來送行,對王祐說:「本來料想公必定會做宰相呢……」王祐指著在庭院中樹蔭滿庭的三棵槐樹,笑著對人說:「雖然我不做,但我的兒孫,必定有人作到貴為三公者,這三棵槐樹就是標示。」後來其子王旦,果然貴為宋朝宰相。

  據《周禮•秋官》中記載:周代宮廷外種有三棵槐樹,三公朝見天子時,分別站在那三棵槐樹下。因此後人將大槐樹比作宰相、國公輔助國君的含義。槐樹也就成為了古代三公宰輔之位的象徵。至此,天下人稱王祐的後代為三槐王氏。

  時至今日,三槐王氏在江西省吉安市吉水縣的燕坊古村,仍然留存下來一座祠堂——三槐第。

  中國自古以來,家家戶戶就都設有祠堂,在祠堂裡祭祀祖先、感懷祖德,使優良的家風代代傳承;同時,家族子弟學校也安設在祠堂。由此可見:祠堂是古代社會施行倫理、道德教育的地方,為家族興旺、社會安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幸的是,隨著歷史變遷,絕大部分的家族祠堂都被破壞了。

  三槐王氏的祠堂倖存至今,可見是王氏宗祖陰德庇佑。「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厄於牛羊;而其終也,貫四時、閱千歲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惡之報,至於子孫,則其定也久矣。」這是蘇軾為「三槐堂」題寫銘詞中的一段話。正所謂「人之無過咎而橫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天理昭彰,近報己身,遠報兒孫」。因果感應,積善餘慶,積惡餘殃,可不信歟?

  王祐平生多陰德,且當他面對利與義的關頭,毅然知所抉擇,雖然遭到貶官,內心卻坦坦蕩蕩,自知一生行事作為,對得起天地良心,俯仰無愧,自信兒孫必有好報。

  傳說,王祐在世之時,曾在被病魔折騰得死去活來之際,得遇鬼神相助,大病痊癒。此外,其子王旦也果然位登宰相的斑斑史實,足證「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那麼,其子王旦是如何在宰相之位上繼承並發揚父親忠清正直的嘉德懿行,我們將在下一期共同走近「北宋名相王旦的人生故事」。

  

  史料出處:

  王祐。為觀察使。嘗勸杜重威使反漢。拒盧多遜害趙普之謀。會符彥卿鎮大名。頗不治。太祖以佑代之。俾察動靜。謂曰。得彥卿不法狀。與卿王溥官職。時溥相也。佑至魏。得彥卿家僮二人。挾勢恣橫。量為決配而已。還奏彥卿無他。臣敢以百口保之。且曰。五代之君。多因猜忌。殺戮無辜。故享國不永。願陛下以為戒。帝怒其語直。貶佑華州司馬。佑赴貶。親友送於都門。謂佑曰。意公作王溥官職矣。佑笑曰。我不作。二兒必作。謂旦也。手植三槐於庭曰。我後必有為三公者。此所以志也。已而果然。

  ——《宋史•王祐傳》《資治通鑒•宋太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