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感應統紀
已播3331 共41集 更新:2024-06-1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46
選集:
1第1集 流傳千年的帝王之書,蘭陵蕭氏功不可沒 2第2集 孫謙與孫氏家族的循吏風範 3第3集 一家三代父子有親成就《治家格言》的故事(下) 4第4集 南北朝顧氏家族的厚道與善報 5第5集 家道和家學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 6第6集 正己化人成就《群書治要》——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上) 7第7集 與國人交 止於信——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下) 8第8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刁遵遇難成祥的故事 9第9集 師道救士風 盛世必再臨 10第10集 福星陽城 造福萬民 11第11集 王維: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12第12集 发家孝先行 福荫善为本——南陈名将吴明彻 13第13集 為了公義不怕死的大唐法官:徐有功 14第14集 為母不貪的育兒大道 15第15集 尊師重道為何能保護一鄉人? 16第16集 孝慈聞名 謙遜致遠——令人「望塵莫及」的趙咨 17第17集 郭泰——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8第18集 杜畿的河東郡 杜甫的少陵詩 19第19集 朱暉:道義的人生 20第20集 母慈子孝的神奇力量 21第21集 姚秦:國君也有害怕因果的時候 22第22集 王玄謨念觀音得救 23第23集 百疫不侵的祕密是什麼 24第24集 母親仁勇雙全 兒孫化險為夷 25第25集 來得容易去得快 26第26集 瞋心所感,受形蟒蛇 27第27集 從第一謀臣到誅滅五族 28第28集 楊榮家族留給子孫的財富 29第29集 狄仁傑的做人為官之道 30第30集 從無子短命到五子登科——竇燕山的華麗轉身 31第31集 正己化人,讓教育真正發生 32第32集 「初心」難守 ,「始終」難得 33第33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上) 34第34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下) 35第35集 開明本心的力量——百世大儒陸九淵的考終之報 36第36集 忘身救民 榮顯善終 37第37集 孝義感天、治政有方的梁彥光 38第38集 唐朝中興之相——裴度 39第39集 以道修身,以道事君的三元宰相——王曾 40第40集 嫉妒蒙心、私欲熏心的一代宰相——李林甫 41第41集 北宋魏徵——魚頭參政魯宗道

楊榮家族留給子孫的財富-第60集

  《戰國策》有言:「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每一位父母長輩,無不為子孫做長遠打算,希望後輩世代榮顯、家運永昌。當今社會,我們常常會給子孫多存些錢,多留幾套房子,多買幾輛車子,以為後代打好「基礎」,做好「保障」。那麼,中國古人又是如何「為之計深遠」的呢?他們選擇留給子孫的又是什麼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段有關楊榮家族的歷史故事吧。

  楊榮,明朝初年名臣,歷仕四朝,深受重用。他是福建建寧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是著名豪門大族弘農楊氏的後代。楊榮的曾祖父是一位靠擺渡維持生活的舟夫,有一次遭遇洪水,許多居民的房屋都被沖毀了,很多災民及財物順著洪水漂流下來,擺渡舟夫們都乘機爭著去撈取漂流的貨物。只有楊榮的曾祖父和祖父,不顧自身安危,全心全力地拯救沉溺水中的災民,對於漂流的貨物,卻一點也沒有撈取。其他舟夫都由此發了橫(hèng)財,只有楊氏父子,依然以擺渡維生。當時鄉人都暗中譏笑他們父子倆愚蠢。

  楊榮祖上雖是一介平凡舟夫,面對不義之財能做到分毫不取;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奮勇施救沉溺於洪水中的災民。其大義、大仁、大勇之操行在楊氏家族代代相傳。

  元末至正十三年,「早霜為害,晚禾無收,全省大饑」,建安地處閩北山區,霜凍之災更為嚴重,第二年春季更是青黃不接。楊榮的祖父楊達卿先生,看到鄉里發生這樣的大饑荒,原想開倉救濟,又怕鄉民羞於接受,便以募民植樹為名義,說:「如果能幫我在大富山上種樹一株者,我將用一斗穀物作為酬償。」楊達卿先生這種以工代賑的睿智之舉,既成全了自己救濟災民之願,也讓鄉民們坦然接受幫助。於是,大家聞訊紛紛前來植樹領粟。楊達卿先生既不問有無種樹,也不問種樹多少,憑其自報發給粟數。百姓甚感恩德,植樹都非常盡力。這樣,隨山之高下、曲直都種滿了樹木。造林不久,楊達卿先生就對其家族立下嚴格家訓,「此山之木,誓不售人。」只許供於建造「橋樑、學舍、寺觀、神祠」之用。當時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為感嘆楊達卿這一善舉,給大富山取名為「萬木園」,並畫了一幅萬木林圖,以表彰楊達卿先生植樹賑災的功績。

  萬木林迄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這有賴於楊氏家族的保護。今日的萬木林,已經成為典型的亞熱帶森林。經考查,林內共有植物一千餘種,林中古木參天,還有沉水樟、閩鄂山茶等珍稀樹種,已為國內所罕見,被中外專家譽為「綠色寶庫」、「森林聖地」。同時,萬木林也成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為眾多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萬木林,也是功德林。不僅向世人昭彰著仁義善施的楊氏家風,也揭示著盛德厚報,澤及子孫的因果之道。如今的我們也會成為子孫後代的祖先,應當何作何為,為子孫留下一片庇蔭的功德林?

  到了楊榮父親這一代,家境更漸寬裕。有一天,一位道人經過楊家門前,對楊榮父親說:「你祖父和父親積了陰德,將來子孫必當貴顯」。

  後來楊家生了楊榮,楊榮自幼聰明靈敏,很有才智,又好讀書,年輕時就中舉進士,起初任編修官,其後累晉為謹身殿大學士,官至工部尚書。楊榮為官警敏通達,謀而能斷,老成持重,尤其擅長謀劃邊防事務,曾五次隨侍皇帝出塞。楊榮輔佐的四朝皇帝讚其「歲寒松柏」、「繩愆糾繆」、「方直剛正」。明仁宗即位後,楊榮循晉為太子少傅,又升任榮祿大夫、工部尚書。因同時領受三份俸祿,楊榮主動提出辭去尚書俸祿,真是承傳了楊氏世代不慕財利、厚道存心的良好家風。楊榮曾撰《訓子文》以教育後人傳承優良家風,而且為了昭示祖父楊達卿的義舉,特別畫了一幅《萬木圖》,用來告知後代要遵從祖先禁止砍伐取利的遺訓。

  《孝經》有云:「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以身踐行家風的楊榮,後來官至三公,皇帝還追贈其祖父及曾祖父同樣的官位,楊榮用實際行動演繹出「以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的聖賢古訓。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楊榮後代子子孫孫都很昌盛。曾孫楊旦官至兩廣總督,吏部尚書,操行端純,為官忠正。在明朝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有的地方官員棄城而逃。在危急時刻,楊旦伸張正義,派遣兵將支援南贛巡撫王陽明平叛。

  清人王永彬在《圍爐夜話》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知積善以遺子孫,其謀甚遠也;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昧而多財,則益其過。可知積財以遺子孫,其害無窮也。」修善積德,這是楊榮祖輩世代給後輩子孫留下的福報銀行,也是中國歷史上名門望族家運永續的安全密碼。正如《大學》中所云:「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只有當一個人的道德資本存量充足,相關人力、物力、財力才能以正確且有效的方式運作開來。個人前途發展如此,家族命運維繫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