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感應統紀
已播3331 共41集 更新:2024-06-1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46
選集:
1第1集 流傳千年的帝王之書,蘭陵蕭氏功不可沒 2第2集 孫謙與孫氏家族的循吏風範 3第3集 一家三代父子有親成就《治家格言》的故事(下) 4第4集 南北朝顧氏家族的厚道與善報 5第5集 家道和家學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 6第6集 正己化人成就《群書治要》——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上) 7第7集 與國人交 止於信——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下) 8第8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刁遵遇難成祥的故事 9第9集 師道救士風 盛世必再臨 10第10集 福星陽城 造福萬民 11第11集 王維: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12第12集 发家孝先行 福荫善为本——南陈名将吴明彻 13第13集 為了公義不怕死的大唐法官:徐有功 14第14集 為母不貪的育兒大道 15第15集 尊師重道為何能保護一鄉人? 16第16集 孝慈聞名 謙遜致遠——令人「望塵莫及」的趙咨 17第17集 郭泰——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8第18集 杜畿的河東郡 杜甫的少陵詩 19第19集 朱暉:道義的人生 20第20集 母慈子孝的神奇力量 21第21集 姚秦:國君也有害怕因果的時候 22第22集 王玄謨念觀音得救 23第23集 百疫不侵的祕密是什麼 24第24集 母親仁勇雙全 兒孫化險為夷 25第25集 來得容易去得快 26第26集 瞋心所感,受形蟒蛇 27第27集 從第一謀臣到誅滅五族 28第28集 楊榮家族留給子孫的財富 29第29集 狄仁傑的做人為官之道 30第30集 從無子短命到五子登科——竇燕山的華麗轉身 31第31集 正己化人,讓教育真正發生 32第32集 「初心」難守 ,「始終」難得 33第33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上) 34第34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下) 35第35集 開明本心的力量——百世大儒陸九淵的考終之報 36第36集 忘身救民 榮顯善終 37第37集 孝義感天、治政有方的梁彥光 38第38集 唐朝中興之相——裴度 39第39集 以道修身,以道事君的三元宰相——王曾 40第40集 嫉妒蒙心、私欲熏心的一代宰相——李林甫 41第41集 北宋魏徵——魚頭參政魯宗道

王玄謨念觀音得救-第54集

  南朝時期有一位武將名叫王玄謨(公元三八八-四六八年),他在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伯父覺得他很有天賦,說他性格忠正,將來定會有出息。

  

  公元五世紀的南朝,君主都希望能夠北伐統一中原。王玄謨為南朝的武官,被當時的宋文帝封為北伐將領。他曾多次向國君進獻北伐策略,文帝聽了覺得很好,感歎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封狼居胥」指古代武將的最高榮譽,西漢大將軍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成為傳奇。宋文帝提及霍去病打敗匈奴的舊事,表達出他北伐鮮卑族拓跋燾的決心。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四五〇年),宋文帝任命王玄謨為寧朔將軍,輔佐江夏王劉義恭北伐。七百五十七年之後,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在南朝故地重遊,寫下了著名的詞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就是借用元嘉時代的北伐,講述詞人拳拳愛國之心。

  

  辛棄疾所說的「倉皇北顧」指的就是劉義恭最終失敗南歸的情形。之所以失敗,還與王玄謨的決策失誤有關。王玄謨率領主力軍隊圍攻滑台的時候,久攻不下。有人獻策說:「城裡大多是茅草屋,應該採用火攻。」王玄謨卻否決了火攻的提議,認為此舉會讓城內的軍備物資付之一炬。敵人因而有了喘息的機會,待到拓跋燾率援軍抵達滑台時,王玄謨帶領的大軍已是軍心渙散,無心戀戰,繼而兵敗如山倒。

  

  王玄謨做為敗將,雖然沒有落入敵手,南朝也要對他按軍法處以死刑。就在斬首前一天,他夢到有人告訴他說:「誦《觀世音經》千遍,就可以免禍。」

  

  《觀世音經》是當時在北方流行的經典,在南方還沒能推廣。《法華經》中專述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因為位於甘肅張掖一帶的北涼統治者沮渠蒙遜大力推動,於四二〇年前後在北方流行。這一品經文的漢文翻譯,也是在公元四〇六年才由鳩摩羅什大師在長安城定稿。可以想見,對觀世音菩薩的「廣大靈感」的體會與認識,是從北方開始,傳播到南方還需時日。

  

  王玄謨請教夢中人:「我命在旦夕,怎麼能誦到一千遍呢?」菩薩於是教他念誦十句話——

  觀世音,南無佛。

  與佛有因,與佛有緣。

  佛法相緣,常樂我淨。

  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

  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王玄謨因而念念不止,終於誦得千遍。次日,即將上刑場時,他還在口不停誦、念念不止。忽然有人大叫「停刑!」原來是有人為他求情,說:「殺掉能夠作戰的將領,就削弱了自己的勢力,並非良策。」王玄謨因而獲救。

  

  王玄謨臨刑獲救的經歷一時間傳遍南方,和他同時代的沈約特別將他的感應事蹟寫到《宋書》裡,成為正史中的記錄。在王玄謨去世五百年後的宋朝,信仰觀世音已然成為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南方已是「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及至南宋滅亡前,辛棄疾回顧王玄謨的失敗經歷,以古諷今,希望能夠蕩除北方胡虜的時候,恐怕沒有留意,把觀世音信仰帶到中原的正是北方外族;而最先將「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帶到南方,於各種艱難困境之中守護家家戶戶的,卻是策馬北上、打算揮刀趕走「胡虜」的王玄謨。

  

  王玄謨之所以能在命懸一線的時候得遇菩薩,亦非偶然。他圍攻滑台城時,若真採用火攻,點燃茅草屋,那麼城內恐怕難免陷入火海、生靈塗炭。史書雖然指出他因不想失去軍備物資而拒絕焚城,並未提及他不忍殺害百姓,但是,王玄謨此舉無疑保住了滑台城的老百姓。

  

  此外,王玄謨的傳奇看似不可思議,卻與此時開始流傳中原的念佛法門暗合。公元三八一年,慧遠大師到廬山,三十餘年足不出山,結界念佛,是我國念佛之始。菩薩在夢中傳授「朝念觀世音,暮念觀世音。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也是淨土宗「淨念相繼」的體現。

  

  王玄謨夢到菩薩傳授《十句觀音經》,比《普門品》更加容易流傳,這種簡化的《觀世音經》因而流傳很廣,一千一百多年後,這段十句經又傳入日本,成為日本江戶時代流行在民間、廣為傳誦的經文,稱為《延命十句觀音經》,還附上了不同時代發生在中日各地的「靈驗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