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感應統紀
已播3331 共41集 更新:2024-06-1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46
選集:
1第1集 流傳千年的帝王之書,蘭陵蕭氏功不可沒 2第2集 孫謙與孫氏家族的循吏風範 3第3集 一家三代父子有親成就《治家格言》的故事(下) 4第4集 南北朝顧氏家族的厚道與善報 5第5集 家道和家學可以決定一個家族的興衰 6第6集 正己化人成就《群書治要》——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上) 7第7集 與國人交 止於信——記虞世南與唐太宗(下) 8第8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刁遵遇難成祥的故事 9第9集 師道救士風 盛世必再臨 10第10集 福星陽城 造福萬民 11第11集 王維:佛教的人生 人生的佛教 12第12集 发家孝先行 福荫善为本——南陈名将吴明彻 13第13集 為了公義不怕死的大唐法官:徐有功 14第14集 為母不貪的育兒大道 15第15集 尊師重道為何能保護一鄉人? 16第16集 孝慈聞名 謙遜致遠——令人「望塵莫及」的趙咨 17第17集 郭泰——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 18第18集 杜畿的河東郡 杜甫的少陵詩 19第19集 朱暉:道義的人生 20第20集 母慈子孝的神奇力量 21第21集 姚秦:國君也有害怕因果的時候 22第22集 王玄謨念觀音得救 23第23集 百疫不侵的祕密是什麼 24第24集 母親仁勇雙全 兒孫化險為夷 25第25集 來得容易去得快 26第26集 瞋心所感,受形蟒蛇 27第27集 從第一謀臣到誅滅五族 28第28集 楊榮家族留給子孫的財富 29第29集 狄仁傑的做人為官之道 30第30集 從無子短命到五子登科——竇燕山的華麗轉身 31第31集 正己化人,讓教育真正發生 32第32集 「初心」難守 ,「始終」難得 33第33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上) 34第34集 公忠體國為己任 清正為官傳家遠(下) 35第35集 開明本心的力量——百世大儒陸九淵的考終之報 36第36集 忘身救民 榮顯善終 37第37集 孝義感天、治政有方的梁彥光 38第38集 唐朝中興之相——裴度 39第39集 以道修身,以道事君的三元宰相——王曾 40第40集 嫉妒蒙心、私欲熏心的一代宰相——李林甫 41第41集 北宋魏徵——魚頭參政魯宗道

歷史感應 不昧因果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

  新年快到了,每當新年來臨,家家戶戶都會掛幾張年畫,為新的一年求個好福氣。年畫中,往往少不了福祿壽三星報喜,其中福星一定會抱一個很開心的小孩。在很多孩子的眼裡,福星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著;其實,福星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因他救了許多孩子,而被尊稱為福星。

  

  福星陽城 造福萬民

  唐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陽城,他從小天資聰穎,很想讀書,但是卻因為家境窮困,上不起學。後來,他得知同鄉有個富人,家中藏書很多,他就自願跑到那個富人家去做長工,一分錢報酬都不要,只要求能在他們家看書。

  富人家很感動,便答應了。就這樣,小陽城在富人家打了六年的工,也讀了六年的經典。長大後,陽城因為學識高,考中了進士。

  陽城考中進士後並沒有做官,他看到國家軍閥割據,各處紛爭,便隱居在山西的中條山,教書育人。陽城很有德行,對鄰里百姓尊老愛幼,對所有的人都平等的愛護、平等的尊重,老人、小孩都不例外。許多人都慕名來中條山向他請教。

  有一次,他剛好碰到有人在那裡偷樹,他怕小偷覺得不好意思,就連忙躲起來,不讓小偷看到。

  還有一次,他家裡斷了糧,就派家奴出去借米。誰知那位家奴是個酒鬼,竟用借來的米換了酒喝,結果醉臥在半路上。陽城見家奴一直沒有回來,就出去找,發現家奴躺在路上睡著了,酒還沒醒,人都快凍僵了,就連忙把他背回家,幫他取暖。家奴醒來後,知道自己犯下大錯,跪在地上請求陽城責罰,陽城卻說:「天冷了,喝點酒暖和一下,幹嘛要責怪你呢?」

  因為陽城在當地聲名遠播,有口皆碑,鄰里之間發生口角、爭鬥,大都不願意去找官府評理,而是直接找陽城來解決糾紛。

  陝虢觀察使李泌多次想請陽城為他做事,但是陽城始終不肯答應。後來,李泌被提拔做了宰相,就極力在朝廷上舉薦他,德宗皇帝就親自封他為「右諫議大夫」,怕陽城不答應,還派了欽差帶著皇帝的詔書和絹帛去陽城家裡禮請他。陽城無奈,穿著粗衣布衫前往京城,打算謝恩辭絕。唐德宗派宦官取來官服,讓他換了衣服面見皇帝。從此,陽城就這樣步入政治生涯。

  諫議大夫的職責就是發現皇帝、大臣們有不對的地方進行勸諫。誰知陽城上任後,整天與親朋好友一起喝酒聊天,什麼勸諫的話也不說。朝中的文武大臣們都認為他徒有虛名,大文學家韓愈還專門寫了一篇《爭臣論》批評陽城,但是陽城卻不予理會。

  八年後,德宗皇帝聽信奸臣裴延齡的讒言,下令罷免忠臣陸贄、張滂、李充等人的官職。這時,諫官們全都不敢說話,只有陽城挺身而出說:「諫官的職責就是不能讓天子殺無罪的大臣。」他不斷上書皇帝,揭發裴延齡的罪狀,公開為忠臣辯護。

  可是,皇帝看了很生氣,認為陽城「犯上」。多虧皇太子李誦(也就是後來的唐順宗)多次在父皇面前為陽城說情,他才免於一死。

  不久,德宗皇帝又打算提拔裴延齡做宰相。陽城得知,就在皇帝面前慟哭不已,他說:「如果裴延齡當了宰相,我一定會披麻帶孝前來向他表示祝賀。」在陽城的極力勸阻下,奸臣裴延齡才沒能當上宰相,史書對此有很高的評價。

  可是,由於此事,陽城遭到裴延齡的嫉恨,所以他很快就被貶到湖南道州任刺史。

  道州從隋朝至唐朝,當地每年都要向朝廷進貢侏儒,給京城的達官貴人做家奴。陽城去了道州,才發現這裡並沒有那麼多的侏儒,而是官員為了保住官位,把小孩當侏儒送到朝廷。這讓許多孩子與家人骨肉分離,可謂「老翁哭孫母哭兒」。

  陽城因此拒絕向朝廷上貢侏儒,朝廷派了欽差來查訪,他就把自己關在牢獄裡面。欽差抵達,卻沒見到刺史前來接風,覺得奇怪,詢問原因,工作人員說:「刺史因為不能準備好朝廷的上貢,知道犯了罪,所以把自己關在監牢裡了。」

  欽差得知,嚇了一跳,連忙快馬加鞭到監牢裡找陽城,請他出來。然而,陽城依然不回府邸住,而是在欽差下榻的官邸旁,找了一個地方住下來,日夜待命。欽差對道州的情況進行了一番了解,就回長安了。很快,皇帝就下令不再要求道州進貢侏儒。

  消息傳來,道州百姓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他們感激陽城為他們辦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對陽城感恩戴德,頂禮膜拜。為了讓他們的子孫後代永遠記住陽城的大恩大德,當地老百姓在給兒子起名時,都要在名字裡加上一個「陽」字。

  大詩人白居易還專門寫了一首題為《道州民》的詩,詩上說: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

  從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於今受其賜,

  欲說使君先下淚,

  仍恐兒孫忘使君,

  生男多以陽為字。

  白居易的這首詩很快流傳開來,陽城造福道州百姓的事跡也愈傳愈廣,人們感激這位救民於水火之中的父母官,於是建廟供奉。又因為陽城令道州百姓母子團圓,重獲家庭幸福,於是敬奉他為福神,將陽城做為福星來供奉。漸漸的,陽城又位列仙班,變成道家重要的神仙之一。真正為民造福,人民自然會感恩戴德。

  陽城之所以成為福星,還有一個教化的意義。他一生的行誼讓人們看到每個人都可以自求多福。年少的時候,要多勞動、多讀經典,這是培福;壯年的時候,服務社會,待人要多包容,處世能明辨是非善惡,而不改厚道,這是積福;晚年的時候,有了閱歷與積累,要多為人民著想,多為下一代著想,這是為後人造福。

  學歷史 說感應 知善惡 明因果

  親愛的聽眾朋友,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感謝您的聆聽!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