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問答
已播1115 共63集 更新:2024-06-18
線路: 下載 詳情 分享 19
選集:
1~60 61~63
1第1集 道心如何保持精進而不退轉? 2第2集 如何堅定求生西方的信念? 3第3集 念佛功夫如何才能得力呢? 4第4集 尋找生命中的善知識 5第5集 出家修行真的那麼容易嗎? 6第6集 怎樣才能真正消除業障? 7第7集 消除業障最快速、最殊勝的方法是什麼? 8第8集 怎樣才算真正信佛? 9第9集 如何區分福德與功德? 10第10集 如何建立真正如法的修學道場? 11第11集 如何修清淨心? 12第12集 如何判斷臨終人是否真的往生西方? 13第13集 家中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或植物人,臨終為其助念,他能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14第14集 學習《弟子規》與往生西方有什麼關係? 15第15集 如何受持菩薩戒? 16第16集 念佛如何才能達到功夫成片? 17第17集 真想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沒有人助念怎麼辦? 18第18集 如何才算有智慧的放生? 19第19集 臨終業障現前,應如何處理? 20第20集 念佛、拜佛、聽經或者懺悔時,就會傷心流淚,是什麼原因? 21第21集 臨終時應該誦經還是念佛? 22第22集 念佛讀經多年不得受用怎麽辦? 23第23集 四眾同修如何相處? 24第24集 如何抉擇真正的善知識? 25第25集 辭掉工作、放棄家庭就是「放下」? 26第26集 何謂「帶業往生」? 27第27集 如何將護法工作做得更為究竟、圓滿? 28第28集 如何布施?布施一定要有智慧 29第29集 如何將護法工作做得更為究竟、圓滿? 30第30集 三時繫念答問合集 31第31集 如何辨別正法與邪法? 32第32集 如何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念佛? 33第33集 隨緣是否隨順世間人情? 34第34集 何謂隨順、隨喜? 35第35集 如何才能做到不見世間過? 36第36集 如何不受五欲六塵的障礙,而能專心修學佛法? 37第37集 為什麼學佛很多年不得力? 38第38集 什麼是弘法與護法呢?什麼才算真正的護法呢? 39第39集 學佛為什麼會退心? 40第40集 如何請佛住世 41第41集 春節為什麼要祭祀祖先 42第42集 如何念佛才能真正有把握往生西方? 43第43集 佛法修學的關鍵在哪裡? 44第44集 如何理解「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45第45集 如何能讓正法久住 46第46集 如何發起菩提心? 47第47集 什麼是清淨心? 48第48集 學佛人如何處事待人接物? 49第49集 什么叫放下? 50第50集 你會念佛嗎? 51第51集 修行修什麼? 52第52集 為什麼要紮根? 53第53集 什麼是師承? 54第54集 學佛人應該如何入世? 55第55集 要不要出家修行? 56第56集 為什麼念佛最忌諱夾雜? 57第57集 為什麼懷疑是最大的障礙? 58第58集 讀經要怎麼讀? 59第59集 聽經,你會嗎? 60第60集 如何學講經?

什麼是師承?-第53集

耳聞梵音清流,眼觀禪畫妙境,

體會格言意趣,驗證生活受益。

字字流露自性,句句智慧結晶,

盡入自我正覺,悟出人生真理。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修學問答。

  古德教初學時,常常遵循「教之道,貴以專」的原則。為何現今的修行變得如此困難呢?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缺乏真正的師承。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見解和方法,我們學到最後,自己的分別執著可能會愈來愈深,導致修行更加困惑。然而,什麼才是真正的師承呢?讓我們帶著疑問,一起來聆聽今天的修學問答。

  

  問:依止一位善知識的好處是什麼?

  答:佛教我們的四弘誓願,就是修行的次第,第一願是發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發的大慈悲心,也就是修行無比強大的一個動力,在推動我們真正在做。

  做的時候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先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我們今天的讀誦大乘是斷煩惱。煩惱斷盡然後再學法門,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有能力學一切法門。

  斷煩惱一定是先學一家之言,我們心專一,「一」容易得清淨,這就是講師承。無論是佛門,或是儒家教學都講求師承,師承就是跟一個老師學,心是定的,目的是斷煩惱。

  同時跟兩個老師學,一定會有兩種思想,兩種方法,學起來就困難了;跟三個老師學,就是站在了三叉路口;跟四個老師學就站在了十字街頭,最終只會無所適從,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

  所以,我們從一開頭學就跟定一個老師,學到心地真正清淨了,煩惱少,智慧增長,這個時候才可以出去參學。

  這是學佛的兩個階段,現在人不講求,不知道,一開始就廣學多聞,到頭來學的滿腦袋的漿糊,一塌糊塗。這就是修學的不如法,沒有按照佛教導我們的方法去做。

  

  問:跟著善知識多久才可以成就?

  答:跟一個老師,老師給你奠定基礎這個時間通常都是五年,所以叫做「五年學戒」。這個「戒」是狹義的不是廣義的,單指遵守老師的教誡,這就叫師承。

  老師教誡的內容是什麼?大致來說都是教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物質、人事環境裡面先訓練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而教學的重點就是在斷煩惱,唯有不起心、不動念,我們的煩惱就不生了,這是入門的初戒。

  

  問:跟著善知識該怎麼學?

  答:譬如師長跟李炳南老師學習的時候,李老師提出了三個條件,答應了才能教。第一個條件,從今天開始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其他任何高僧大德講經一概不准去聽;第二個條件,不管你看什麼書,包括佛經,沒有得到我的同意,一律不准看;第三個條件,你從前所學的我統統不承認,一律作廢,從今天起聽我的,從頭開始學。

  後來師長才明白,李老師的第一個條件,就是把我們的耳朵給封閉了,不准亂聽;第二個條件,把眼睛封閉了,不可以亂看。這個教學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自古以來代代相傳的,這就是教給我們斷煩惱的一個方法。

  起心動念都控制住了,然後教我們學一部經、念一部經。一部經沒有相當的成績,他決定不允許我們學第二部經。

  師長學了半年,就感覺到利益了。惡念少了,智慧也增長了,這就是這種方法訓練產生了效果。古人講「一經通,一切經通」,才曉得這個方法原來是最快速、最經濟的一個方法,就是先從斷煩惱下手。

  

  問:善知識去哪裡找?

  答:老師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到哪去找好老師?真正遇到好老師,他都很謙虛。李老師就非常謙虛,勸師長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印光法師不在了,他的《文鈔》在,依照印光大師的教訓來修行。

  師長也給我們介紹了一個好老師,阿彌陀佛,這個老師十方一切諸佛都讚歎。阿彌陀佛不在了,阿彌陀佛的教訓、經典還在,就是直接跟阿彌陀佛學,看看阿彌陀佛是怎樣的存心,阿彌陀佛如何待人接物,阿彌陀佛怎樣幫助一切眾生,就學這個。

  

  問:怎樣才算親近善知識?是否要在善知識身邊才算依止呢?

  答:印光大師極力的反對學佛的人跑廟,反對學佛的人親近法師。多跑廟,精神渙散,不能集中,佛法學不好,頂多修一點癡福而已。接近的法師多了,這個法師講這個,那個法師講那個,一腦袋亂七八糟的東西,念佛不會得一心不亂。

  印光法師主張一個道場、一個老師、一家之言,才會得一心不亂,這一生才不會空過。

  讀經就是親近如來,念註解就是親近善知識。經是佛說的,註解是祖師說的,我們每天讀經、讀註解,就是親近諸佛菩薩、善知識。不要到外面去找,外面找不到!真正的善知識就在家裡都不認識,跑到外面到處去找,所找的統統是惡知識,不是善知識。

  

  今天我們就分享到這裡,歡迎您繼續收聽,我們下期再會!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